|
“非典”引发医药业连锁反应 7 上页:第 2 页 7. “非典”科研热蕴藏专利抢夺战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员正在为他们迄今取得的“非典”研究成果申请专利,以保证他们对可望问世的“非典”诊断试剂、抗“非典”药物或疫苗享有专利权。加拿大的迈克尔•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在4月中旬测定出“非典”病毒的基因序列后,已向美国专利部门申请对这一基因序列享有专利权。而美国卫生部下属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在对自己迄今取得的“非典” 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美、加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内容尚未公开,但对今后问世的“非典” 诊断试剂、药物或疫苗等医药产品享有一定专利权将为专利享有者挣得丰厚的专利使用费。 不过,科学界有人反对将“非典”冠状病毒的研究成果作为商业牟利工具,认为“非典”科研成果应免费共享。目前,美国已有几种根据“非典”冠状病毒的基因特点开发而成的 “非典”诊断试剂问世。美国一些生物制药公司,其中包括著名的雅培制药公司和罗氏制药公司,正准备生产这些试剂。 8. 跨国药企盯上中国疫苗 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政府在疾病预防、特别是在防治非典方面设立巨额的基金,一些跨国制药企业已嗅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并开始着手进军中国疫苗市场。 中国是疫苗的新兴市场,中国疫苗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15%,远远高于全球10%的增长水平。近年中国主动消费有价疫苗的群体迅速增长,增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达20亿至30亿元。 非典型肺炎在一些国家的爆发催生了跨国药企对非典疫苗的研究。据悉,在全球医药行业内,一些研发主导型的制药企业和生物研发机构,正以各种形式投入防治非典的工作。如安万特•巴斯德日前宣布,向从事非典防治的药企和机构捐赠培养病毒所需的细胞。一些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也在开展有关非典的研究,如占据全球疫苗市场24%、名列世界第一的GSK,已经组织专家及研究人员,就非典疫苗进行攻关。 9. “非典”防治期盼对症化学制剂 对于“非典”防治,从化学消毒到病情快速诊断,再到下一步的药物研制,甚至包括日常防护的佩戴口罩等等,都在急切呼唤更加安全高效和缓释的化学制剂。 广谱粗放型消毒难尽人意 自疫情爆发以来,以氧化乙酸和84消毒液为代表的含氧和含氯两大类消毒制剂,起到了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但目前所用的两大类消毒剂均为广谱型,对“非典”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现有消毒剂具有高氧化性,对皮肤、黏膜均有损伤,溅在身上会使衣物褪色,其安全性也尚嫌不足。因此,开发作用持久、稳定的缓释消毒制剂显得很有必要。 快速检测手段不足影响诊断 截止5月12日,全国有2476例疑似病例,其原因在于凡不属典型肺炎症状的统称为非典型肺炎,但是否为传播快、危害深的“非典”病例,则需进一步诊断,但目前从设备、方法以及化学试剂等方面看,明确诊断的快速检测手段尚在研究之中。 治疗药物非化学药物莫属 “非典”传播之后,中国传统中药发挥出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中药具有药效慢的局限性。一旦染上疾患,还须依靠化学合成药剂救急治疗。“非典”病毒已被确认为冠状病毒变异体,那么接下来登台扮演主角的自然是化学药物控制、新药研制,生产西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化工企业也必将严阵以待。” 更多“疫用”化学制剂有待开发 目前戴口罩防“非典”的人越来越多,但在确有病毒且浓度足以产生危害的环境中,口罩又很难有效抵御。如果开发出一种对人体无害且能杀灭病毒的化学制剂,作为口罩的一个涂层,预防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洗手液、洗衣粉等日用化学品可否也能添加相应成分被制成“疫用品”?以此类推,化学制剂可望在疫情中有更活跃的表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edit@medi-m.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