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恐怖的品牌--他们为什么进入?

恐怖的品牌--他们为什么进入?

中国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7-07, 作者: 杨有忠, 访问人数: 7073


7 上页:第 1 页

  青春的概念即是那种酷爱标新立异,酷爱创造,酷爱新事物的精神状态,而我们的企业却是少年老成,缺失了这种应有的精神。

  正是由于我们企业缺失的这种精神,导致手机市场中复制产品的泛滥。而并不是因为企业的资源匮乏。可以看到。每一个企业对科技资源的轻视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虽然,任何一个企业都在宣称自己的博士拥有量,没有精神的科学只是束之高阁的神位。

  真正追究企业缺失这种精神的社会原因就是我们的企业政治化。企业组织和政治的血缘关系代替了企业经营的一切精神来源,企业关心的是对政治的贡献而不是对市场的贡献更惶论对消费者的贡献。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有两只看不见的手——人性和市场;在中国,同样有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是市场,另一只就是政治。在我们企业周围,始终是另一只更强大的看不见的手——政治,在左右企业组织。市场研究人的心理,注重各方面利益;而政治讲究利弊,倾向平衡各方面关系。我们的组织将精力放在多快好省的企业经营中,但往往事与愿违。这其实就是政治的观念在作怪。过度的注重投机而忽略了创造机会。《基业长青》曾经研究了那些历经百年而青春不老的各类组织,其中一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机会是创造的,而不是一种倚赖。3M是以创造闻名于世。所有的发展都来自企业的自我创造与发明,同时,更多的是对市场和人性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发现。

  反观手机市场上,国内企业的表现却使我们感慨万千。一切的创造资源都来自国外,我们的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搬运工,还有许多组织充其量是一个街头小贩,坐在家门口,只会贩卖自己的家产。

  事实上,韩国的科技水平并没有超出我们许多,但是,表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却截然不同。有一个道理。就是潮流趋势影响了并且帮助了韩国企业。这就是人性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就连手机企业的国内三甲也是因为实行了时尚营销,才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虽然没有更好的创造价值,仅此也足以告慰我们其他企业组织,市场与人性的意义。

  肯定的是,创造的风险要大于复制的风险;创造的代价要大于复制的代价;创造的利润要大于复制的利润;创造的精神价值要高于复制的精神价值。

  在中国每一个新兴的市场上,都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活跃的寄生者身影,从房地产业的欧风到服装业的欧派再到手机业的韩流,没有一处是中国文化寄生的市场,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目前,现代中国文化的缺陷——那就是文化精神的分崩离析造成现代文化的核心的缺失,没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将造成每一个民族的精神的空虚和迷茫,没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将导致每一个组织的发展的迷失和夭折,没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将损害每一个人的生命的进步和繁荣。

  中国古典文化的兼容并蓄的精神已经被所谓的同化价值所替代,甚至现在连这种同化也鸟无踪影。生搬硬套,囫囵吞枣,成为每一个组织包括我们的小学奉行的观念。这里,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关于一所小学改革的故事。这位曾经到过美国参观的校长,回国后,给学校带来了这样一种改革-那就是,所有的孩子在上厕所的时候,必须排队进入。因为,校长在美国就看到这种管理,认为非常必要。而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却依然沿用考分制。学校出尽了风头,有一年,仅收择校费就达上百万。该区近25%的学生在该校读书。

  西方的教育是教育家办教育,注重的是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培养的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在一个用企业家观念办教育的学校里,我们的学校注重的是成规的内容,培养的是复制与照抄的学生;公开的讲,那些需要我们孩子创造的精神和内容,只有付出更多的商业代价才能够获得,但是,却依然是在弥漫着复制烟味的环境中进行。

  这样的普及的教育怎么能够为我们的企业组织输送创造的人才,这样的流行的观念怎么能够指导我们的企业进行创造的发展,这样的缺失的精神怎么能够为市场和消费者作出具有价值的贡献,更惶论为国家。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411——2723113,电子邮件: siacgem@sohu.c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MZM和博客的营销旋风 (2003-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恐怖的品牌--英雄主义的败落(下) (2003-06-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恐怖的品牌--英雄主义的败落(上) (2003-04-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恐怖的品牌--营销常识的悖论 (2003-03-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恐怖的品牌--当品牌成为你的意识之后 (2003-03-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有忠)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