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酪化写作与畅销书营销 7 上页:图书病毒的流行 《谁动了我的奶酪》也罢,《富爸爸,穷爸爸》也好,直到最近开始流行的《把信带给加西亚》,都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即浓厚的寓言宣教色彩,这是这些很多人视之为“小儿科”的畅销书系得以流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这几本书内容上并无创新,语言上也无过人之处,文字的生命力就象书的标题那样富有泡沫性征。因《谁动了我的奶酪》从写作特点与市场表现两方面来看,都极具代表性,我将这一系列丛书的写作称之为奶酪化写作。 奶酪化写作,延续了几年前情感休闲类丛书写作的“鸡汤化”倾向。从鸡汤到奶酪,强烈的寓言化写作风格将复杂的世界抽象化、扁平化、概念化,阅读过程相对轻松,没有思考的压力。两个不同类型的爸爸,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罗文,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符号化特征,他们代表了我们的生存状况与现实选择的可能,却缺乏现世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属于平面、二维世界的角色。所要说明的问题并不深奥:其实致富与成功很简单,只是你并不能从容地面对这一切而已。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正是这几本书为读者设下的圈套,这类微言大义式的暗示让人们在驱走那份看“小儿科”图书的羞涩时大大方方甚至成群接队地购买,这正是图书策划者、写作者、发行者所极力营造的效应。这对那些平常不读书,或者没时间读书的人很有效,通过这么一本书很快就可以进入公共话语空间,迅速缓解知识退化焦虑症。 奶酪化写作倾向与读图时代大众阅读趣味的视觉化倾向暗合,也是整个社会的麦当劳化在人们阅读空间的反映。人们饱尝了阅读带有启蒙与精英色彩的图书时的自卑,通过《谁动了我的奶酪》、《富爸爸,穷爸爸》以及《把信带给加西亚》,人们从哈佛式学院经典“难以承受之重”的敬畏心理中得以不失体面地逃逸。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别人都没说明白,其实那些“点石成金”的法则并不一定要借助如椽大笔才能入世,专家们故作高深、居高临下,那些一分钟就能明白的大道理被那些皓首穷经搬出来的大部头关了禁闭。罗伯特·T·清崎和斯宾塞·约翰逊清新浅显的笔触,在保全人们自尊的同时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于是流行得以长驱之入。他们不玩深沉,一点也不酷,不是在你荷尔蒙过剩时教你念禅打坐,用清心寡欲咒驱赶一切不利于健康的想法,而是给你递上地下刊物与影碟。他们直接给多多少少潜藏在大大小小各式人物心目中飞黄腾达的欲望挠痒痒,给你一个幻想的空间,以迷幻的方式给你尝甜头,在阅读的过程中轻巧地搭建登天的云梯。 这几本书都不同程度地迎合了商业化社会对强者高度认同的丛林法则,而这种法则在本土正逐渐升温,这是畅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书不谋而合地奏响了一曲现代启示录:成功与发财的法则很简单,只怪你瞎了眼,不能怪别人,不要抱怨老板对你不公,被炒鱿鱼不要发牢骚,做老板也不容易,敬业是正道。在抽象化的过程中消解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一种真空化的生存环境满足财富幻想。在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同时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简单到可以极大程度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世界在我手中。犹如吸食精神鸦片一般,读者在逃避中获得解放,以积极的想象代替了现实斗争无奈的消极。 书里乾坤让你热血沸腾,发财梦接二连三,放下书来茫然纵是难免,成功可以如此简单,变化可以如此从容面对,那是强者的法则,你还是得忍受贫穷与失业针刺般的疼痛。 因此,在网上出现这样的评论也就不足为奇:“读完以后,才知道自己掉进了别人的陷阱,于是喊爹叫娘,骂作者弱智,骂书商鱼肉读者,骂媒体心黑,骂自己犯贱心甘情愿受骗。” 现实总是充满反讽意味。《谁动了我的奶酪》因为告诉了人们“一个在工作或生活中处理变化的绝妙方法”,被那些平时少看书或是想看书而没时间的白领与技术人员所喜爱,他们觉得看这本书确是济世良药。某一天,一家系统集成公司就给每个员工发了这本书。第二天,变化降临,一部分人就突然接到了裁员的通知。这家企业的员工一下子从高峰的1100人降到了700人,即使是留下的人也普遍感到恐慌。原来打预防针也是没用的。 怪谁呢?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