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国体育产业冷思考 7 上页:第 1 页 一方面国家要求体育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拓宽体育融资渠道的问题已日显突出,在此种情况之下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模式。 2001年,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上市,这是继罗马和拉齐奥俱乐部之后第三个上市的意大利甲级俱乐部,而在英超的俱乐部中,几乎一半都是上市公司。俱乐部上市不但能吸引资金,而且更增强了商业活力。 其实,纵观国外体育产业发展走势不难发现,自90年代开始,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与资本市场日趋紧密地联系。而由于体育产业经营内容的特殊性优势,也使得其在市场方面具有了更大的上升空间,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资本报酬率明显高于社会资本报酬率。据日本野村证券公司的权威推算,意大利足球产业资本报酬率在其资本市场31个产业中排位第三。此外,在足球产业最为发达的西欧六国,其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已完全形成一体。 反观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的体育俱乐部,各俱乐部一般采用企业冠名形式,同时背靠企业的资金投入作为俱乐部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不但使俱乐部陷入各自为战的孤立局面,使之无以应对入世后国外实力强大的俱乐部的冲击,当然更不用说利用俱乐部的品牌效应进行营销活动。同时,企业也难逃依靠俱乐部打响自己产品品牌,而并非真正发展体育产业之嫌。目前各俱乐部处于资金捉襟见肘境地或许也是俱乐部的这种被动状态的一个表现吧。 面对中国体育市场,《足球投资者》主编布莱恩更看好中超俱乐部上市前景。他说,中国足球市场潜力很大,不论是电视转播还是俱乐部经营方面,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足球俱乐部上市会比较吸引人。这也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是否应该借鉴外国经验,使我国的俱乐部也走上资本市场,进而改变这种尴尬的状态呢? 中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体制上的隐患及弊端已初现端倪。 今年5月23日,姚明委托“姚之队”律师就可口可乐涉嫌侵犯其肖像权事件正式向上海市有关法院提起诉讼。这件表面单纯的事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关系——可口可乐一直是体育赛事最大的饮料赞助商,而中国各体育协会吸引赞助的招牌自然是闪亮耀眼的国家队运动员特别是明星级运动员——姚明的起诉举动无疑将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提上了桌面——姚明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举动其实无可厚非,但姚明身后是“姚之队”,是美国NBA,对此,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只能在NBA才能得到价值的最大体现,而他在中国,顶多是每年代表国家队打几场球,这是否是“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毫无疑问,这使得中国的体育制度陷入了尴尬境地,也迫使中国体育国家级运动队的赞助机制必须以新的方式进行思考。 我国的世界冠军非常之多,但只有有效地进行商业化运作,才能使冠军们身上蕴藏的商业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开发,进而形成良性的自我造血机制,但这除了需要改变旧有体制的束缚外,更专业、更勇于创新的人才也尤显重要。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体育MBA专业,首次培养20名体育工商管理学硕士的举措,不但打破了全国无一所高校开设体育MBA专业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使我国体育产业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 但愿“姚明事件”能够触动我们那根麻木而呆滞的神经,真正煽起体育产业化改革的大火! 原载:《智囊》2003年第八期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