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特浓奶”炒出来的市场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方有生认为,所谓“特浓奶”根本不存在,如果有也是人为加工的。得到特浓奶有一种途径就是掺奶粉等,我们要求给消费者喝的是原奶、纯奶,原奶、纯奶是多浓就多浓,应该顺其自然。 为什么企业要大量添加奶粉生产“特浓奶”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高额的利润。据专家介绍,目前每吨奶粉仅1.6—1.7万元,它能还原成10吨液态奶,而要收购买10吨鲜奶,价格则在2.2—2.3万元,中间的差价正是“特浓奶”大行道的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在牛奶里添加奶粉提高含脂量未尚不可,但应该亮出标识,把“知情权”给到我们的消费者。不过奶粉也不是任意添加的,因为加多后虽然牛奶“特浓”了,但其乳糖含量就会超标,超过8—9%易引起腹泻。 另外,有人还透露部分“特浓奶”还用了增稠剂和工业奶油。这些技术处理都会使用权侠牛奶的本性丢失,无形中降低了所获产品的价值。 “特浓奶”是典型的概念营销的产物,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有所在。 其实,概念营销本无可厚非,甚至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策略。关键是概念本身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更多实物作支撑。具体到特浓奶而言,这种“香浓”首先需要产地的支持,它应该来自于一种天然,人工炮制的“特浓”感觉,不仅在风味上容易让精明的消费者识破,而且这种在产品自身“做了手脚”的行为,让消费者感觉受到欺骗。另外,概念营销的目的是打差异化招牌,而特浓奶却是背道而驰。 营销专家陈奇锐指出,概念营销的精髓在于,寻找能够打动你的消费者,并让他们记住你的“核心差异信息”。成功的概念必须锐利有力,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这是因为成功的概念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真正的产品质量。 显然,特浓奶的概念营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关键是消费者在知道这些事实的真相后,还会不会开口闭口要喝“特浓奶”呢? “特浓奶”炒火的市场加剧了乳品的竞争,不过来自奶业协会、乳品加工技术委员会的信息表明,迄今为止的国家标准中并没“特浓奶”的规定。而先有需求后有市场的事实,也让行业不得不为标准的制订感到忧心重重。 对于“特浓奶”现象,专家一致的意见是出台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约束那些惟利是图的企业的不法行为。 这并不是说“特浓奶”的存在就是有害的,“特浓奶”和“还原奶”其实都是一个行业标准问题。虽然厂家更愿意在概念上吸引消费群,但没有标准的做法会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参与“特浓奶”的竞争无疑给消费者打上很深的烙印,一旦为了追求目的而忽略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标准的出始显得尤为重要,不过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乳业只有一些零散的标准,如液态奶等。尽管去年农业部门又推出了安全食品标准,但对于乳业这个行业来说,还应该有一部完整的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法规,使市场竞争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direnxiaoxiao@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