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问科特勒(下)
7 上页:第 1 页 九、不断涌现的新营销方法能够得到合理吸纳吗? 自八十年代以来,营销创新的势头有增无减,如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客户价值管理(cvm)、一对一营销 (One to One Marketing)、客户满意与忠诚营销 (Customer Satisfaction&Loyalty marketing)、客户挽留战略 (Customer Retention Strategy)、频繁营销规划(fmp)、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标杆比较(benchmarking)、客户关系管理 (crm)等新概念方法不断涌现。 然而遗憾的是,科特勒虽然介绍了这些创新之作,但没有指明其适应性以及优劣利弊,使得营销经理们震慑于其新以及未经长时检验而裹足不前。另外由于这些营销创新大多来自企业的经营实践,常常自成独立一体,往往缺少理论支持,无法被“科特勒营销”的营销战略、营销组合、营销管理流程等现存模式融合,“兼容性”的低下使得营销经理们无法系统地掌握其相互关系,更谈不上在营销实践中如何有机地运用了。 如何系统性地提高对营销创新的兼容性,是“科特勒营销”与时俱进的头号难题。 十、整合营销如何整合的问题? 整合营销是大势所趋,这点任何人都不会有所怀疑,然而如何对营销进行整合却不是单有观念就能轻易而为的。营销理论产生于西方其方法论是逻辑思维,这种思维的特色是将复杂问题简化或分割成容易处理的片断来思考,然后加以组合最终形成模型。“化繁为简”是这种思维的优点,但是简化和分割容易产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弊端,容易丧失系统思考和互动关系形成的复杂现象的把握力。比如“科特勒营销”强调营销功能的专门化,营销的效率得益于各功能的效率,然而营销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一定保证顾客价值的同步增加。在今天营销绝不等于不同功能的随意组合与简单叠加,而是高居其上的整体视野和互动关系的系统运作。 遗憾的是科特勒并没有告诉我们真正的“整合之道”,营销的整合有四大层次,第一层是营销工具的整合,科特勒告诉我们如何制订营销组合,却没有阐明整合的方法、程序以及准则,这使得“好”的营销组合缺乏先验的评判标准;第二层是营销流程的整合,亦即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过程,这一点科特勒做得较为完善,但这种自上而下的、规划与实施脱离的单向模式柔性和适应性显然不足(“逆向营销”的提出就是对其的反动),而且把整个管理过程隔离于营销职能内势必带来组织的“异化”现象;第三层是组织内整合,亦即营销部门与非营销部门的协调,遗憾的是科特勒除了提出“公司营销化”的观点,和列举“常见的7种部门间冲突”之外,并没有给出任何可操作的解决安排;第四层是组织间整合,亦即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机构团体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合作,然而科特勒在这一点上同样也是泛泛而谈,可操作的模型同样阙无。 我们能看见方向,但依旧可能在原地踏步,这就是当前整合营销的窘境。 无人能够否认,科特勒是营销史上的巨人,“科特勒营销”是营销学的丰碑,然而有远见的人总试图看清原本看不清的东西。 刘威(knewway),EMBA,资深战略规划与品牌营销顾问,现为整合策略咨询机构首席咨询总监,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过突破性战略、低成本营销、超增长品牌等方面的策略规划和实施辅导咨询服务,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611805267,电子邮件: knewway@soh.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