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文具市场的品牌之战 7 上页:第 1 页 经济学家认为,2002年中国经济最本质的变化就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正在加速、市场力量的作用日益强大。这就给“中国制造”这个日益凸显的标志化更增添不少色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资本总是流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去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的跨国公司纷纷将工厂迁往中国,这使美国中小企业感到了危机。据巴尔的摩纸盒生产商约翰·鲍利称,就在不久前,该公司最大的一个客户将工厂迁往中国,失去这个客户,他100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一下子减少了30%。可以肯定一点的说,中国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中国与国际的全球化说到底是双向性的,欧洲人甚至美国人过去总是强调要中国人调整,适应全球化,而现在美国人自己也面临全球化的挑战。所以,这对众多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不把握好这个机遇,会失去很多;不迎接这个挑战,只会被淘汰。 因此,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作为国内的文具行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贴近国际市场,通过各种努力,实施中国文具的品牌化突围。 一、打造文具产业圈 放眼国内,全国各地的文具企业经过了多年的大浪淘沙,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宁波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和以汕头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两大产业圈。宁波拥有如广博、得力、彬彬、贝发等国内国际著名的文具企业,汕头拥有如齐心、雅孚等知名品牌企业。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两大产业圈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混迹于这两大产业圈内或游离于两大产业圈外的小型文具生产企业,他们甚至没有品牌,没有环保措施或者完全手工加工型。如何把这些文具产业能够容纳到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大的产业圈内,形成文具产业同盟集团化,才能够共发展、同进步,才能够与国际大型的文具旗舰店相抗衡,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劳动利益和制造利润。 文具行业也有许多相关联的产业链,譬如纸制品文具,不仅仅需要能够大量供应、质量较好、包括运输在内成本较低的原材料,还需要建立完整的印刷、包装等的产业链。广博文具在开始真正生产文具行业前,就是做彩印包装的,因此做纸制品文具只是一种衍生而已。 综上,建构全球经济化下的文具产业圈,是中国文具产业走向旗舰式发展,文具品牌化发展的关键。 二、制定行业规范 建构网式联合体 尽管,一部分中国企业仅仅把“中国制造”局限在单纯做OEM或者做ODM这样的界面,但是,某些有着全球经济发展宏观思路的企业家,还是在积极寻求塑造自身品牌的发展,以此来试图摆脱因依附在加工或半加工的产业链条上的制约。 笔者认为,中国文具产业大多是民营经济或者合资企业,在规模上和专业化程度上都有欠缺,因此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建构网式联合体,不仅可以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恶性竞争,还能够通过合理分工、利益搭配来建构文具旗舰式发展。“美式旗舰,一店购齐”的模式同样可以被国内文具网式联合体所替代。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构想,但我们至少可以建构多层次的搭配合作。前段时间,广博集团接单做1200多万本伊拉克学生用笔记本时,就是在与其它做书包、圆珠笔等文具企业合作,出关时输入到伊拉克的就是完整的一套学生用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完整地搭配出系列文具,也加强了国内文具整体作战参与竞争的能力。 三、打造品牌文化的全球化 说到经济全球化,有人说是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这些其实都是表象的,究其根源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不掌握这个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我们就会尽失先机。我们只有将企业文化的内涵放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去,使企业机制、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才能使得品牌的全球化。肯德基在全球经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餐饮,而是一种倡导和主流的餐饮文化。受文具行业的本身属性限制,文具行业的发展只能是“品牌+市场+质量”。 国内文具企业面临着诸多的压力,不仅倍受国内文具同行的低价恶性竞争,还要经受近两年国际资本不断渗入的冲击,如OFFICE1、斯普玛等已经捷足先登并分别在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了自己的连锁分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国文具企业要从世界大分工和比较成本优势的角度选择自己在新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中国的相对优势就是传统产业中日渐成熟的加工能力和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和生产力相适应的成熟先进的管理能力。 要做好文具行业品牌的全球化经营,就必须做好文具品牌本身文化内涵的全球化渗透。这个渗透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简单的“本本主义”,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融合和渗透。这就象跨国集团进驻国内市场时,需要一个磨合期来逐步渗透,肯德基等的营销模式就是在坚持和变通中达到统一的。 1997年,已经凸显品牌优势的广博文具,抓住香港回归后必然的贸易亲密接触,先前在香港设立广博企业亚洲(香港)有限公司,辐射以新马泰为代表的东南亚消费市场群落。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出基地,也是世界文具消费的主要集散基地之一。这里基本上是阿拉伯人的天堂,因而在文具的消费上有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趋向。1999年,广博集团在阿联酋迪拜建立公司,为广博文具实施中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上半年,广博已抓住伊拉克战后重建商机,获得定单比去年同期增长320%多。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文具消费国家之一,2001年广博美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广博文具全面进入美国市场扬起了风帆。 通过品牌、人才和文化的全面成功渗透,我们认为,打造一个品牌文化的全球化,才是文具企业致力于国际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国际化竞合 要把文具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专业化和差异性的设计和制作,将是长期的发展主导因素。但是如何与国际文具制造商和采购商竞争和合作,还需要借鉴和摸索更完善的发展道路。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文具行业的出路,是在夯实传统基础的基准上,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各种资源务实进取,寻找并全力以赴地支撑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外引内联,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与竞争对手由竞争走向竞合,实现低成本扩张。 我们进行产业发展决策的一个基本依据就是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看问题。选择一个产业、投资一个项目,首先应该从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和供应来思考项目的可行性,时时刻刻着眼于国际分工。这种全球化观念不是一种“走向国际市场”的“平面”概念,而是一种立体式的球体概念,即不仅仅是把国内的产品输出国外或把国外产品输入国内,而是从全球的角度选择市场切入点、选择生产基地、选择合作伙伴。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迪士尼。在现实中,迪士尼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商业童话。在华特-迪士尼公司的产业链中,包括有四大产业:电影如《狮子王》、《人猿泰山》、《花木兰》等,新近的《海底总动员》风靡全球;电视如美国三大无线电视网之一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以及有线电视网ESPN等;四大主题公园;网络商务等。广博文具在参与迪士尼网络商务中颇费周折,如迪士尼的网络商务采购对产品的制造商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在童工、非志愿劳工、胁迫与骚扰、非歧视、结社、健康及安全、薪酬、环境保护、其他法律、分包等方面都有着极为翔实和细致的要求。但先后通过三次近乎苛刻的考核和评估,广博文具赫然被列上迪士尼全球网络采购的红名单。这样更能利于广博企业文化和海外文具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我们在全球邀请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和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名海外人士为广博效力。他们就广博文具如何攻略当地市场,及时反馈文具消费市场信息,为广博文具在设计上及时做出新的变化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加入WTO,成了国内企业吆喝“狼来了”的最好时机,但是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来的不是狼,而是真正的洪水,值得思考的是,国内企业在洪水面前并没有敝帚自珍,没有固守城池,而是在与跨国集团的竞合中主动出击,主动贴近国际市场一线,在洪水中找到承载自己的“诺亚方舟”,逐渐走向进步和成熟, 不仅建构国内文具的网链式合作,更要与国际的文具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把竞争变成竞合,将是中国文具产业全面全球化和品牌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只有完整、系统地预测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们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泰然处之,才能真正做到发展是硬道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567920077,电子邮件: editor@guangb.net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