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参与奥运的体育营销目标? 7 上页:第 1 页 从这些方面去关注联想的体育,我们也就大约可以寻找到他们的诉求。相当多的企业认为在体育营销中只懂营销,不懂管理,这也就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企业的失败命运。刘海峰表示,事实上,在类似的行销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个严格的二八定律:即其中20%的是体育营销,80%的则在于企业行销管理。没有前边的20%不可能成就后边的80%,但是,如果疏忽了后边的80%,那么,前边的20%也就是一个无根之木。这从一个理论的高度确定了赛事营销在企业营销中的位置: 其实,整个赛事营销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带动的点。有一种认识是可口可乐是靠体育赞助起家的,也是靠体育赞助成功的,这是错误的。首先,赛事营销只是整体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点,是一个环节,一个企业的管理是一个系统,而体育营销在里边起到一个环节的作用。其次,体育赞助一定是一个时期,它不可能每年365天天天搞体育赞助,它周期性非常明显。根据这两个特性,我们能够推出,体育参与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第一、感召力,第二、影响力,第三、高度的传播力度。所以说在企业在参与体育的活动中,,即兴发挥非常重要,企业需要设计很多东西,并建立一个应急管理系统,从而利用短暂的机会把自己的价值与管理能力传播出去。 蒙牛恰当的利用神舟五号的升空把自己的形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在业界产生了对这个企业管理能力的认可。事实上,一个成功的赞助活动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营销事件,它将从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行涅磐。那么,在这种活动中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刘海蜂解释,在体育赞助中可以总结出五个秘诀: 第一,三点一线。就是你的枪口一定是把你的企业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产品质量三者连成一条线。我们可以看柯达和富士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亚运会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日本富士大家都知道,最早在中国曾经占有70%——80%的市场份额,也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国际品牌;正是在这个时候柯达进入了中国市场,面对富士的庞大竞争力,柯达怎么办?柯达首先从市场调查的角度对中国消费者进行调查,然后分析出他们的消费趋势与品牌喜好,随后,在全国逐步的开辟终端市场,以便于面向消费者,并将一个良好的形象与服务管理能力、实力等逐步展现出来;就在这个时候,亚运会召开了。作为赞助商的柯达开始在会场周围免费向所有的记者提供胶卷、冲洗服务,并开展一系列的公关传播。伴随着大量图片的传播,柯达公司图片的品质和品牌形象,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占领影响,从而瓜分了富士稳定的江山。这说明什么——体育赛事是一个企业在赞助活动中,或者说在营销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契机,它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采取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但是,他的后期服务,全国8000家店铺的有序管理才真正把一个千斤放到顾客的钱包中。 第二、赞助要与企业的产品、形象进行有机的连接,譬如吉利刀片就一直赞助拳击等赛事,因为吉利的品牌战略体现的就是强劲优势,所以,它就要赞助竞技性比较强的项目;吉利从不考虑赞助体操等软性项目,这就是一个品牌的个性和特征;万宝路公司为什么赞助足球,他也是要体现出男人的疯狂和野性的这种个性。 相比而言,国内的一些企业就曾经走了一些弯路,我们看李宁公司曾经在广告中请过瞿颖做广告,这是一个失败,现在的李宁似乎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企业在真正很好的时候却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失误——他请瞿颖做广告,就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李宁的品牌形象:瞿颖是时尚电影明星的形象,而李宁品牌则是一个运动的、阳刚的诉求,毫无疑问,瞿颖的代言将李宁品牌进行了软化与模糊,这是一个广告营销上的负面影响,更是品牌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上的一个负面影响。现在李宁赞助奥运会的龙服,这一点非常好,一下子把李宁的品牌拉入中国,也拉入了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但遗憾的是他现在推出的一种鞋却非常难看,黄色的,很花。尽管李宁目前非常成功,但通过这些方面的游离来看,他的管理策略没有与企业营销形成合力, 第三,要制造全面体验的氛围。还可以从可口可乐谈起,在赞助体育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一定不是简单的掏钱挂两个牌子就算了,在亚运会期间,可以发现可口可乐公司除了满场的派发可乐杯子之外,在比较热的情况下,他们还满场派发“可口可乐”扇子,我当时在游泳馆实习,就获得了很多扇子,印的都是红色的可口可乐,全都是可口可乐扇子在飘扬,非常美丽的,也非常壮观。除此之外,他在场馆里外都设立售卖厅,在各大卖场也进行了促销活动和传播,这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全面体验,而不是简单的你到这个地方才能看到我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标志。 第四则是系统的支持;第五就是我们强调的二八定律。必须强调:你赞助任何一个运动会,花了两元钱;那么你就必须花八元钱进行辅助跟进,两元钱没有声音的,也没有管理的,你必须再花八元钱夯实市场与团队。你不仅要赞助奥运会,同时更重要的是赞助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联想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相比较整个市场的“联想”来说,怎样让市场更好的浮想联翩,还需要太长的路要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52816907,电子邮件: zhangtao1998@to.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