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家电命悬2004 7 上页:第 1 页 库存包袱:陈年旧伤 中国家电协会的数据显示,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底,国内空调生产企业生产总量约2000万台左右,销售1760万台,库存236万台,加上2002年的约700万台库存,库存保持在1000万台。此外,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得到的数据表明,2003年1-12月,国内彩电企业生产总量为7089.4万台,销售7027.9万台,加上2002年库存,累计库存620.6万台;国内洗衣机企业生产总量为1942.6万台,销售1932.5万台,加上2002年库存,累计库存193.7万台。 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库存已经成为整个家电行业面临的一颗财务炸弹。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以一台空调2000元、一台彩电1500元、一台洗衣机2000元来计算,2003年这三种产品的沉淀资金高达351.83亿元。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指出,正是巨大的库存包袱导致整个行业供求不平衡,从而使中国家电生产企业逐渐丧失了在价格方面的话语权。 面对企业身上如此沉重的库存包袱,消费者不禁怀疑:卖场里一次次声势浩大的“促销秀”,主角是不是这些库存产品? 废旧家电回收:结算之日 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电视机社会保有量约为3.5亿台、洗衣机约为1.7亿台、电冰箱约为1.3亿台。这些电器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按照10-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从2004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 2004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将推行生产责任制(即谁生产谁回收),并已确定浙江省和青岛市为国家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省市。虽然只有两个试点省市,但家电生产企业已经感到了由此带来的压力。俞尧昌表示,废旧家电回收以及欧盟征收电子垃圾回收费将使家电企业成本增加2%-3%。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以完全的环保材料替代现有的生产原料,企业的生产成本将至少提升20%,如果再加上回收废旧家电所需的支出,国内相当数量的家电企业将入不敷出。 渠道坚守低价:不均衡博弈 尽管家电制造企业面临如此多的内忧外患,家电经销商们却依旧高举降价大旗。自国美、苏宁、三联等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崛起后,以前“商家搭台,厂家唱戏”的局面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商家唱戏,厂家伴奏”,甚至是“商家唱戏,厂家买单”。 进入2月以来,家电市场开始新一轮“跳水总动员”。2月初,苏宁对其所经营的包括海尔、创维、飞利浦以及LG等品牌的等离子彩电全线降价,近日又将松下、三星、美的等品牌的空调下调几十至几百元不等;北京国美在3.15期间空调全线让利,降价幅度均在百元以上。同时永乐、三联、大中等家电零售企业的促销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但有些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降价都是经销商搞的,不是生产企业的行为。甚至有销售人员表示,厂家是出于无奈不得不拿出一些机器来赔本赚吆喝,就是不想落得格力空调被国美清场那样的下场。 据《新京报》报道,2003年底,长虹总部曾向分上海公司下达通知,要求给每台21英寸和25英寸的彩电加价几十元,但当地大型家电卖场诸如国美、永乐等对涨价要求根本没有理会。而岛城家电零售企业山东雅泰日前更是公开表态:消费者不用担心原材料涨价对于家电产品产生的价格作用,雅泰电器作为商家将以消费者利益为导向保持优惠的价格,直接面对消费者。 罗清启指出,家电企业成本的确在不断升高,而且企业确实很难消化,但成本的升高不是涨价的充分必要条件,还有诸如市场等很多因素在控制。对于中国家电企业而言,降价是考试,涨价也是考试,这就要看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否能够经得起考验了。 一位业内人也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家电企业所面临的种种不利因素对于赢利能力不强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能挺过可能是阳光灿烂,挺不过去则有可能被逐出市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haolei7007@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