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索尼彩电危机公关:日本企业一大亮点

索尼彩电危机公关:日本企业一大亮点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5-28, 作者: 叶秉喜庞亚辉, 访问人数: 4896


7 上页:第 1 页

  由索尼危机管理引发的思考

  只要有危机存在,就会对企业造成影响。索尼的彩电危机还没有完全结束,因产品瑕疵而将日本产品“召回”但对中国用户安抚多少会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不利影响,最起码当初就应该及早发现问题而不去生产它。只是索尼采取了及时的必要的措施,将不利的影响减到了最低。事实也是这样,从7月29日索尼在其网站公布“用户函”到目前,媒体上出现对于索尼产品的负面报道并不多。索尼在日本利润大幅度下滑,虽然导致了国内部分媒体对于索尼神话的再反思,但是索尼自始至终谦和的态度,与媒体和公众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尽可能减少对消费者的损失和危害等,起到了“以柔克刚”的良好效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索尼的危机公关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吸取的东西。

  媒体与企业公关角色的转换。由于日本制造的诸多名牌先后在中国市场由于危机管理的不妥当而出现了问题,比如东芝笔记本、三菱越野车、富士胶片等品牌在中国市场接连发生的信任危机。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使部分国人对于日货在中国的产品缺陷和赔偿行为一直耿耿于怀,全然不顾中国自身法律和制度方面存在着的一些“盲区”。像在美国等国家,如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仅要召回产品,还要给予巨额的赔偿,直到企业因赔偿而破产。国内的部分传媒更是借国内公众的民族心理做起文章,替公众发泄对日本产品的不瞒。同样,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对于索尼彩电事件以《经营不善质量下降,索尼不行了?》为题,进行了专题的报道和讨论。有的网友对于索尼这次有瑕疵产品事件更是上升到了“民族歧视”的高度,借以发泄对整个日本产品的不满。这种舆论导向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把企业无端地推向了道德的审判台。

  事实上,像索尼等国外一些企业的做法比起国内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国内企业的产品和行为出现问题的也比较多,它们更多的是采取“非常规”手段,并深谙中国媒体的操作与“公关”,永远置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权益于不顾。

  国内企业该保持什么样的立场值得关注。在索尼的公关危机中,国内某家电公司的彩电新闻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发表了这样的评论:“虽然洋家电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大举反扑,但没有一家市场占有率超过10%,而国内多家企业都在18%以上。索尼神话的破灭,更给本土彩电企业带来机会。中国彩电企业应抓住即将到来的数字化机会,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未来高端彩电的研发和生产。”一番评论看似公允实则偏颇。实际上按照行业规矩,作为竞争对手,当一家企业身处危机的时候,另一家企业发表评论是不恰当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否则,不恰当的和不客观的评价一方面会影响同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会使自身的品牌形象遭受损失,而这种损失是在无形之中产生的。内行的人士都可以看出上述彩电发言人的谬论所在:第一,跨国公司逐鹿中国追求的是利润,以核心技术取胜,推广的是高端产品,国内企业则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导,以量取胜,所以该新闻发言人以市场占有率为论据的评论没有可比性,逻辑错乱。第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危机甚至短暂的利润下降的波折都是正常的,而该发言人所谓“索尼神话的破灭”实际已经构成了对竞争对手的贬低。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很值得每一个企业人都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的,即在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中,如何使用巧妙的说辞即不误导媒体,也不伤害竞争对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yebingxi@hotmai.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学日本企业,别画虎不成反类犬(上) (2011-06-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官景秋)
*狡猾的索尼 (2004-12-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纲)
*富士VS柯达:中国公关恒者恒强 (2004-06-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麦当劳危机公关,跨国公司的败笔 (2004-05-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进场费”事件凸显家乐福危机的短板 (2004-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在华企业危机频仍,跨国公司公关何在? (2004-05-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9-08 0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