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过销售经理再谈营销等 7 上页:忽然想起了董酒和乐凯 看了《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11期陈春先生的《传呼机还能“打”多久》一文,有些不同的看法,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1.手机消费的误区。虽然人们购买手机十分踊跃,但我们不能不正视购机消费和使用手机的消费严重不成正比这一现象,高昂的话费,使很多拥有手机的用户不能24小时开机,作为电话消费的辅助消费,传呼机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手机与传呼在漫游收费上的巨大差异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2.农村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有购买力的消费群才有可能形成市场,在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且购买力也相对较强的农民是在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的电话发展速度,真正了解农村的人肯定看得到,普及传呼并不是梦。 3.特殊区域市场举例失当。西藏是全国惟一一个地区财政收入与个人收入严重不符的省份,地理和气候条件也不具代表性。香港地区的个人收入要远远高于国内,消费者的话单中又没有漫游这一庞大组成部分。另外香港的经济是以金融、旅游、转口贸易为主,从事这些工作,流动性强,信息要求快速、便捷,所以香港的移动电话普及高居全球前列。因此用香港地区的传呼业发展来举例也有失偏颇。 4.行业存在及其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很简单,是市场还需要不需要这一服务。当一个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不需要移动电话,他的收入不足以满足移动通话服务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价格适宜的辅助服务,那便是传呼。而有需要便有市场存在的空间。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传呼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不过是传呼台所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激战中,中国传呼业的主消费群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年轻化、平民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