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处也胜寒--科龙高效空调双效王公关推广案例 7 上页:第 1 页 科龙海信变频之争 2002年7月18日,空调销售重镇——南京。骄阳似火。 在这一天,南京苏宁卖场空调销售异常火爆,针对交流变频充斥市场的现象,为了突出科龙双效王空调在效率和节能上的优势,南京分公司传播负责人向媒体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变频空调有辐射,欧美禁用。南京晨报的资深记者林建斌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发现这是家电领域的重大新闻题材,值得炒作!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南京晨报以大版面输出这个信息,须臾间引起江苏所有主流媒体的跟进,进而扩散至全国的主流媒体,一时间,关于变频之争,洛阳纸贵! 一直号称是变频专家的海信,急了!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科龙总部保持应有的冷静。 面对海信总部的质询,科龙明确表示那是分公司行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科龙明白,必须将变频之争的焦点转移到效率和节能上来,并在口径上保持一致。 为了配合地面传播,在空中传播上即中央电视台打出这样一条广告,即拿科龙自身同等机型的交流变频与“双效王”空调做比较。广告播出之后,便在行业内掀起大波狂澜。 上述行动,引起了业内记者和专家的高度关注。许多业内优秀的记者对这一问题采访了空调行业的知名品牌,先后有春兰、伊来克斯、松下、海尔、奥克斯、东洋等,这些品牌的高层向记者明确表示,变频空调并不节能。于是,在中国顶级主流媒体《南方周末》上便有了《变频空调的恐惧时刻》这一文的刊出。紧接着许多网站开始转载,使得该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到本不平静的空调界里。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品牌的跟进,让这次事件行销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延伸。 科龙与海信的变频之争,不仅是口水之争,而且是传播力、策划力和执行力的较量。因为,此次公关事件涵盖了从空中的广告、平面的新闻传播,到地面的终端促销等所有环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让事件行销发挥作用的不是其自身,而是需要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强大的策划力和执行力以及反应速度。 这次公关事件最终形成了多赢的局面。对科龙而言,“双效王”空调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很好的口碑和形象;对海信来说,促使其开发出更高层次的变频空调(后来推出一个效率为5.0的直流变频空调);对行业而言,使得整个空调界开始关注空调效率;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懂得什么是能效比,什么才是高效率的空调,明白高效才是好空调。 双效王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从双效王空调的上市到今天的成功,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把握了一个趋势,坚持了一个定位,遵循了一个规律,运用了一种先进的传播方式——整合营销传播,而这些无疑将对产品的推广产生些许启示和感悟! “双效王”上市,很好的把握了节能这样一个趋势。在两年前,大家还在一窝蜂的主推换新风,负离子健康技术等附属功能和买点时,科龙便站在另外一个高度上来审视今后空调业的发展方向——空调业的竞争,最后将是能效比即效率的较量,随着能源的稀缺,节能将成为家用电器特别是耗电大户——空调的主要诉求,这是难能可贵!因此,就是节能这个核心功能已经成为主要诉求点后,还有很多品牌在推什么健康、什么大角度送风等一些附属功能的诉求,这表明了企业在传播上的严重失误。 其次,坚持了一个定位。“双效王”定位在高端,不会因为暂时销量的多少而改变这个定位。要推一个高端产品,需要耐得住寂寞,关键时候把持得住。其实,在“双效王”刚推出来时,受到很多分公司负责人的抵触,因为价位太高,当时很难卖动。他们数次联名上书要求总部降价。但是,科龙总部没有理会这些声音,而是在如何推广的方式方法上与分公司经理等人进行探讨,尽快让“双效王”上路,给自己以信心。 第三是遵循了一个规律。“双效王”能够在两年多时间里成长为国产品牌中的高端产品,与对传播规律的遵循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传播需要连续性和累积性。任何良好的创意和诉求主张,如果经常改变的话,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空调行业,大家对格力的“好空调,格力造”赞不绝口,其实这个口号或者诉求很简单,但是因为格力经年累月的传播,已经在受众心中已经固化为:格力空调就是好空调 。 第四,运用了整合营销传播这样先进的传播手段。什么是整合营销传播,说白了,就是运用不同的手段,整合所有的传播资源,发出同一种声音,并且使这个声音最大化。两年多的推广历程,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这点。双效王空调,正是由于有整合传播部旗下的品牌管理处、公共关系处、空调传播处以及兄弟部门比如营销本部、市场研究部、技术开发部等众多部门的支持和协同下,才有今天的成功。 我们拿什么拯救自己 我们一直抱怨价格战,担忧空调行业要重蹈彩电业覆辙,实际上也已经如此了。我们总是不断的推出特价机,以一种“价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来进行价格的肉搏战,结果,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的边缘。试问,能够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今年空调我赚了。这样的企业家又有几个呢? 在今天中国家电行业,似乎有这样一个认识,高端是外资品牌的,他有实力可以挺。我们在中低端市场做好就行了。因此,我很少看到有中高档的产品出现,即使出现了也是一种炒作。但是,我们从没有想过,当外资品牌将一部分产品价位拉至中低档时,试问,我们拿什么来拯救自己呢?双效王的成功,虽然过程是那么的艰难和曲折,但似乎告诉我们:高处不一定不胜寒啊! 原载:《销售与管理》2004年第9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52680480,电子邮件: fu_haibo@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