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开放在即,中国零售业何去何从?

开放在即,中国零售业何去何从?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12-08, 作者: 马蓉蓉张廷智, 访问人数: 4762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零售业出路

  

  中国零售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许多人对中国本土零售业前景不甚悲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做?

  我们应该发现本土零售企业的优势,相对外资企业我们的运营模式更具灵活性,对本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习惯更为了解。如果我们能将跨国零售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与我们的优势相结合,采取产业整合等方式增强本土企业的竞争实力,把企业真正做强,再使企业稳步发展。这样即使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取胜的把握,至少也会与外资零售企业达到同赢的结果。

  

  产业整合

  郎咸平教授在其报告中指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国内零售业如不想坐以待毙,产业整合才是中国零售业唯一的出路和希望。

  郎咸平认为,未整合的零售业本身是风险极大的,对外的竞争力也是极弱的。但与其他产业整合后的零售业盈利却只会有小波幅的变动率。因为零售业的景气循环和能源、通信等其他行业是不同的,因此互相之间有了互助作用。虽然就某个行业单独而言是风险极大的,但整体上却是相当稳定的。

  以香港为例,去过的人都知道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超市,例如百佳、屈臣氏、惠康等等,几乎看不到国外等零售商的影子。这个原因当然很多,一个极重要但又不太为人注意的原因是国外零售商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类同于国内独立的小型零售商而是一个大型的产业整合后的零售商。

  对于国内零售业而言,进行产业整合除了消除零售业本身的风险之外,还可以大幅降低负债率以收购合并具有互补性的产业。

  

  扩大规模要先做强

  零售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销售额大,才能够压低采购成本、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因此许多观点都认为,商业零售业没有一定的规模是很难面对竞争的。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北京、深圳、广州纷纷宣布了自己商业重组的宏伟蓝图,即使是一些流通业“并不是很发达”的地方也开始了建造商业航母的一系列努力。 

  眼下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打造自己的“商业航母”。但业内专家提醒说,如果一味地求大做大,盲目拼凑,而不是用真材实料精心铸造,这样的“航母”即便下水也无法远航。富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穆健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些零售企业盲目的拼命扩张,但是扩张的结果是什么?是大量的负债和管理不善。现在我们要做零售业的内涵,抓运营成本的控制、商品的组合、人力资源建设,把零售业做强再做大。”

  没有战术的胜利,就不没有战略的成就。强是企业的竞争力。没有强,任何一种大,都是形式,如同泥塑巨人。

  

  竞争中学习

  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在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开拓了眼界和思路、增强了它们的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促进了行业整合和企业发展。

  国内的零售企业不要因为国际零售企业的大举进入而担惊受怕,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竞争中要审时度势,采取差异化战略,力求避免正面迎敌,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同时要注意向竞争对手学习,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深圳和沃尔玛成功对垒的万佳超市就是采取这一战略。沃尔玛以“一站式购物”、“天天平价”为主要卖点,但其食品主要以西式为主,不能适应中国人饮食中需要较多生鲜食品的习惯。因此,万佳在竞争中采取错位经营,使企业销售额大幅增加。在业态上,万佳将传统百货的因素揉到超级市场中,创出“大型综合性超市”的“中国式”的超市模式,造就了我国土生土长的“万佳模式”。 

  中国零售市场是块诱人的蛋糕,中外零售企业都为此开足马力开展激烈的份额之争。是被外资零售企业所主导,还是联合起来坚守阵地?中国零售企业正面临生死时速的考验。

  原载:《销售与管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yoyo_628@hotmai.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8篇)
*零售业:2004海啸来临 (2005-03-02, 《新浪潮》,作者:及轶嵘)
*国内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 (2005-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鹏)
*2005:零售元年的品牌突围 (2005-01-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燕涛、黄江伟)
*无关12.11的“美苏”争霸大戏? (2005-01-05, 《中外管理》2005年第一期,作者:董文胜、洛锋)
*零售企业:绝地反击 挺进乡村 (2005-01-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胡羽)
*零售业巨子,国家制造 (2004-09-28, 经济观察报,作者:周涛)
*本土零售业大突围 (2004-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宇)
*零售业 化冲击为机会 (2000-11-11, 不祥,作者:李金轩)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