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区经理 公司的心腹大患? 7 上页:第 1 页 亡羊补牢,要解决大区管理的盲点
上海人才有限公司 资深咨询顾问 夏国萍
集权还是分权?企业在起步阶段,品牌形象尚未树立起来,拓展市场难度大。企业通常会赋予区域业务人员较大的自主权,如销售管理权、人才招聘和使用权等。公司对区域的考核也集中在销售量、回款等少数指标上。这种模式具有“分权”特色,主要依靠对人的管理。
随着规模扩大,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分权的粗放管理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更多地依赖制度化管理。爱莲化妆品公司遇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公司总部对大区的业务监控、补货管理职能薄弱,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失。
业务监控乏力
爱莲公司的销售业务由大区经理负责,可以看出,大区经理的“权威性”较总部高。总部的相关部门扮演配合角色,总部对大区的业务监控乏力,这是造成大区营业款不能按时上交的主要原因。
如果公司总部能把握业务动态,实时监控,也就能转变目前的被动局面。具体讲,在总部建立销售计划及监控系统,总部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大区和连锁店的销售人员配合。销售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当期业务运行及原因分析,下期预计销售目标、财务目标和驱动因素,实施策略和具体行动计划,计划预算。
制订销售计划后还需要考虑如何跟踪和控制以上内容。可以采取的手段是建立相应的销售信息系统和定期业务回顾。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公司总部会立即查明原因并做出反应。对于爱莲公司来说,两湖大区连续两个月的营业款欠款、百万元的补货这类异常事件在发生之前,总部应能够觉察并引起高度关注,进而采取措施。
补货管理“宽松”
爱莲公司在两湖大区欠款的情况下,没有设定补货限制,仍然提供了百万元的货品,可见公司补货管理存在漏洞,极易引发财务风险。
公司可在总部发货部门设定严格的补货政策,如批量限制、补货前置时间、供货限制、安全库存量等。供货限制上可以引入信用管理,每次在连锁店下订单补货之前,审核累计欠款是否超期超限,对超期超限的连锁店停止发货。
爱莲公司大区经理利用连锁渠道提货价低于零售价的价格差,喂饱了自己的美容院,冲击了公司的业务。对于渠道内冲货或压货现象,公司首先要建立渠道库存管理,全面掌握产品、促销品、回收包装物在整个渠道中的分布情况。其次,管理渠道事件,监控渠道成员的行为,实现渠道成员间的良好协同。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缺失
爱莲公司对大区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放任自流”的阶段。
招聘方面。大区自行招聘并有录用权,不能保证公司人员素质,同时易滋生裙带关系,形成派别。两湖大区张经理的亲属借私人关系进入公司,还培养了自己的“铁杆”团队,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人员发展方面。公司缺乏统一的员工培训和培养,大区员工对公司没有归属感,对公司文化没有认同感。人员的稳定性差,一旦发生人员集体变动,将严重影响公司的业务。
人员考核方面。对业务人员考核简单,集中在回款和销量,对区域市场开拓管理、信用管理等没有涉及。考核重心偏移,为张经理发展“自留地”创造了条件。
人员激励方面。业务人员谋私,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到位。同样是工作业绩决定收入,采用低工资加高提成和各种奖励的薪酬体系,会把大区经理变成一个藩王。高工资和高福利加上各种补贴的薪酬激励,大区经理被销售区域粘住的可能性降低,它是总部可以控制的一颗棋子。
总而言之,爱莲公司须强化对大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招聘标准和招聘上报审批制度,统一规划人员培养和选拔,调整对大区员工的考核和激励政策。
长期看,爱莲公司总部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强化是无悔选择,否则类似张经理的问题会再次发生。但是,公司暴露的问题通过改善管理也只能逐步消化。当务之急,考虑到张经理对公司多年的感情,公司可以动之以情,安抚其调换区域。必要时,公司宁可受些损失也要彻底解决问题。
爱莲要从“写意画”向“工笔画”模式转变
陈江淮 合肥广通通信有限公司CEO
管理( Management)广义指经营和管理,狭义指管理。所谓管理就是由管理阶层作出决策,对于下层的现场活动进行指挥、监督。案例中的爱莲化妆品公司是一个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的企业,并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显而易见,以现场管理的标准去套,该企业的管理空白很大,因为总部的声音只能达到大区经理一级,再往下就可望不可及了。
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不能将该企业的管理问题简单归结为管理链条没有延伸到位。以曾经名噪一时的三株公司为例,为了实施企业控制,吴炳新专门设立了一个“政治工作部”,各省设政治委员,子公司派党代表,党代表的人选主要从部队营级以上转业干部中聘请。之外,三株公司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以财务为龙头,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即便这么样做,三株后来还是轰然倒闭了。
销售型企业要取得发展,只在家门口经营肯定不行,只有走出去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是一旦走了出去,上下级之间现场调控的机会不再存在,企业管理的难度必然会陡然加大。
按道理讲,此时的管理只有通过规范严谨的制度才能实现内部控制,但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很少有几个能做到管理和经营同步发展,何况如果要这样做,管理成本必然加大,企业往往会下意识回避这种“工笔画”模式,感觉还是“写意画”方式来得痛快。
企业管理层常常希望驻外人员能保持一种自律性,能够管理好自己,能够时刻认识到你是企业的人,是企业为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是企业的舞台使你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企业一切合法的规范都必须去遵守,如果大家都不去遵守企业的规范,那企业就不成其为一个团队,企业如果放弃了这样的规范,个人的利益将得不到保障。可是这样的自律在实践中往往并不管用。
在本案例中,总部和大区经理之间的矛盾最终公开化了。矛盾的引发初看起来是双方在集权和分权方面的分歧,问题的根子却是出在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上面。
大区经理对上虽然也只是企业的一名雇员,但作为区域的最高领导,他就是那个区域的老板,他要象老板一样去考虑市场如何开拓,考虑如何维护企业的利益,考虑如何降低区域的营运成本,也就是说他的角色定位已经不完全是打工者,而是“代理老板”。
可现实却是,张经理虽然也是企业创业者中的一员,但企业与他却没有实质性的“血缘关系”,他不仅无法真正体会自我创业的那种精神刺激,而且自己理应获得的相应物质激励也没有正常兑现,相反还有损失,这些因素无疑会影响他的思维判断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正如电网长期低频率运行容易造成汽轮机叶片损坏一样,张经理心中郁积的“不公平待遇”到了一定程度也必然要寻找释放出口,矛盾的爆发只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口头上喊得响,现阶段真正重视员工人力资本价值的民营企业还只是少数。由于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偏少,对员工的长期发展关心不够,使得民营企业的员工缺乏与公司共同发展、一起成长的意识,普遍抱有一种“打工”的心态,这样一来,如果员工短期的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他自然会产生各种非分想法。
管理、技术和市场骨干是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支柱,是民营企业需要留住的重要人才。对于这类人,怎样的投入都不算过分。一般而言,对民营企业认为应当培养成企业核心的人可以采用职位、股权而非奖金来激励,案例中的张经理就属于所说的这一类。当职位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时,应该让他参与企业的利润分享。
利润分享是建立在成果分享的理念上,它的实施可以使员工认同企业,自觉将自己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积极参与企业削减成本、增加销售的努力。倘若张经理参与了爱莲化妆品公司的利润分享计划,他决不会种自己的“自留地”,开自己的美容店。
在我看来,张经理既然已经走到与总部公开对抗的地步,无论是“调虎离山”还是“敲山震虎”都不是上策,双方到了坐下来开诚布公谈一谈的时候了。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