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联通“世界风”会将战火吹向哪里
7 上页:第 1 页 “世界风”真的能够实现全球畅通吗? 由于双模手机的数据服务功能太偏技术性,消费者不太容易接受,因此联通在对双模手机进行宣传的时候选择了双模手机“可以真正实现全球畅通”这个卖点进行重点突破。 因为现在其它国家不像中国一样拥有两种移动通信网络,它们通常都是选择GSM或CDMA中的一种,因此移动通信用户以前要做到真正的全球畅通的确是不可能的事。而双模手机则通过一机双卡使用户真正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从这种意义上看,双模手机似乎是移动通信史上的重大突破,彻底打破了人类沟通的界限。 另外从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趋势来看,在3G时代为了解决不同标准下移动通信网的连通问题,双模手机的模式同样是可以采用。因此双模甚至三模手机可能成为未来手机模式的引领。从这样的意义看,联通推出双模手机对未来在3G时代抢占先机是具有价值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其这样耗费巨资来推广双模手机能给现时联通带来什么呢? 从手机的国际漫游来看,全球畅通的概念的确为联通增色不少,但在目前的用户中有国际漫游需求的用户是少之又少,但靠这部分人是绝对不足以支付推广双模手机的巨大开销的。而且仅有一小部分人实现了全球畅通也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畅通。 另外现在手机虽然实现了双模,但却不能实现双机同时在线,其双模的概念只不过是两部手机轮流在线而已,离用户真正的需求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多个网络能够同时在线,而且会根据网络的质量自由切换。 所以说,全球畅通的卖点作为引领技术的未来的概念进行推广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在目前就将其作为用户能够产生需求的主力产品进行大规模推广恐怕会有一定的风险。 “世界风”难承生之重负 从联通推出双模手机的战略意图看,它是想通过双模手机实现两网互通,解决其目前两网同时经营带来的诸多不便。但联通同时又给双模手机以高端的定位,这其中就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从联通现有的G网用户群体看,主要是一些低端的用户,他们具有强烈的资费敏感性,对于出国和数据通信业务几乎没有什么需求,加上现有的双模手机终端数量少,只有摩托罗拉、三星和LG三款机型,且普遍价格很高,都在4000元以上,G网用户恐怕难以接受。从这种意义上看,想让低端的联通G网用户主动购买双模手机是不可能的,因此联通靠双模手机来实现两网真正互通的战略意图也只能停留在美丽的幻想上。 “世界风”只宜空中造势 在双模手机推广的初期,选择什么样的营销模式可能是联通面临的又一道难题,因为从前面的观点看,用户需求的不足,导致其推广的难度加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联通可能还会运用手机补贴的营销策略。因为当年联通在推广CDMA时遇到困难后就采取手机补贴的策略使得市场迅速扩展的,但问题是如果联通补贴幅度过大,那么产生的ARPU值将只是一个虚值,会引起一些不良反映。而且从联通目前的经营状况看,还能否具备当初发展C网时的强大支撑还有待商榷。 另外也有人认为对C网单模手机进行“低价”处理,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他们认为这样做既以加大联通对CDMA的掌控力,又可以在一定程度“补贴”双模推行的压力。 但笔者认为,在双模手机的需求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影响的时候,联通就急于将现有的C网手机“低价”处理,就会将现有C网的形象彻底摧毁,形成G网第二,联通一直以来在新时空上的投入所树立的形象将无须化为乌有。 由此可见,“世界风”无法形成移动通信市场上的雷霆风暴。联通在推广上只宜借“世界风”造势,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打造其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者形象,在实际的运作上不宜投入过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否则会得不偿失,惹火烧身。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北京零点前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顾问,电子邮件: wangjunsong@sinoprogres.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