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个案解析 > 渠道深耕显威力--X品牌的渠道突围

渠道深耕显威力--X品牌的渠道突围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2-24, 作者: 刘钦, 访问人数: 4045


7 上页:第 1 页

  定位于小终端,从县乡开始

  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制定了“定位于小终端,从县乡开始”的营销策略,具体表现为:

  1、从流通转向中小终端

  经常所谓的“流通”,只不过是商品整个周转环节的一部分,实现了产品从上级经销商到更多下级分销商的库存转移。从四川的情况可以看出,实际上产品最终还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大小终端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自贡、乐山、什邡等中小终端、乡镇网络较健全的分销商,销量也比较好。而沐川、浦江等较大的流通客户,反而销量很差。

  虽然一般的流通品牌不承担进场费及各种卖场的维护费用,但其产品却通过终端、特别是不需要费用的小终端销售,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为什么流通品牌经常会出现“肠梗阻”,流而不通?真正的原因就是,小终端不用心推荐,甚至根本见不到产品销售。

  《非常营销》里有一段描述,“这时候,便发生了一个‘猎人、树与兔子的现象:厂家如’猎人、县级经销大户如‘树’,乡村的三级批发商如‘兔子’,无数猎人都忙着在县城里找‘树’、抢‘树’,然后坐等乡下的‘兔子’撞上门来。宗庆后很快意识到:与其跟别人挤在县城里抢‘树’,还不如直接到乡下去抓‘兔’,乡下的‘兔子’抓光了,城里的‘树’还有什么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县级日化市场的竞争还远远没有达到饮料的水平,乡镇里满地的“兔子”等人去抓。

  小终端的特点:

  A、 营业面积小,但销售不一定少。一个几百平米的专卖店,年销售可能超过百万。

  B、 分布广泛,不计其数,总产出巨大。

  C、 几乎不需要营销费用。

  D、 对利润率有较高要求。

  E、 一般为私营,店老板的推荐决定销量。

  根据小终端的这些特点,我们制定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这里不再赘述。

  2、紧密型二级分销商覆盖达到90%以上

  县级市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四川有159个地县,如果每个地县的销售达到崇州的水平,全省一个月的销售有多少?

  宗庆后说:中国市场的“肉”在城镇,而“骨头”在大城市,娃哈哈靠打穿做透城镇市场超越了两乐。宝洁早在99年就开始执行“乡镇终端网络建设规划”。耐用消费品里的彩电、空调也早几年就在精耕县乡。甚至手机、电脑也都把触须伸向县以下,如康佳手机的“深耕计划”将网络延至乡镇,联想电脑发动“乡镇网络普及风暴”等等。

  县乡市场,也将是国产日化企业最后的主战场。  

  X品牌以往的渠道结构比较简单:

 销售人员工作到地级分销商基本到头了,由地级分销商自行采取“平铺”的方法向县级辐射,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批发,下面每个县的所有分销商都可以拿货,结果价格混乱,造成“家家卖,家家不赚钱,家家不愿卖”的局面,对乡镇的深度覆盖就更谈不上了。

  新的渠道结构是:

  说明:

  A、 保证分销商的利润,采取小区域独家代理制(俗称“封闭”),在每个地级、县级城市仅设一家分销商,与其签订独家经销合同。县级以下市场的特点是:店里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决定销量的关键,不在于品牌、价格、广告等因素,而是靠店老板的推荐。而利润,是店老板用心去卖的最大动力。

  B、 帮助分销商建立零售网络,变卖买关系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C、 大力开发二级分销商,最终目标,是地县级分销商覆盖超过90%。

  D、 调整分销商格局,我们的目标客户,是那些拥有较好的零售客户的分销商。

  3、全力以赴推广“县乡分销会”

  小终端数量庞大,区域分散,采用传统的分销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我们推广的“县乡分销会”,很好解决了小终端的铺货问题。有的省每月可以召开20个分销会,每个分销会的销售,从几万到十多万。

  销售队伍的素质与执行力,是流通企业渠道转型的核心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多谋少决,说到做不到,所有的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

  长期以来,广告、经销商是流通企业的两大法宝。销售人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因此以往的流通企业普遍不重视人的因素。销售人员管理粗放简单,关心的是手机是否24小时开机、车票与行程是否相符等表面问题。翻阅以前的资料,竟然发现有的区域经理,一个月内的月计划、周报告、月总结三分报告互不搭边,没有相互关系。另外由于待遇偏低,缺乏激励机制,销售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刚开始推行以上策略时,所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省区经理执行难,个别地区进度之慢让人忧心如焚。

  经过队伍的重新调整,任用合适的人才,对渠道深耕计划的不断培训,推行新的管理体系,加之平时的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威之以罚,各区域的二级分销商数量不断增加,乡镇零售网络日趋完善,分销会也越开越多,销量自然也就扶摇直上。

  方法可以学习,技巧可以模仿,但执行力是不能模仿的。彷徨的二线品牌们正在探求新的出路,笔者预料,能否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销售队伍,最终决定二线品牌的兴衰。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725100435,电子邮件: ronking@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县乡分销会”,实现农村市场的爆炸式增长 (2005-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钦)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2 05: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