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宝洁射“雕”成败几何? 7 上页:第 1 页 宝洁射雕 “这是宝洁此前在中国最大的漏洞,本土的日化用品公司就是利用这一点,不仅占据了大片的农村市场,还不断对大中型城市发起冲锋。为了摆脱这种困局,我们必须加强成本上的控制,并会通过价格竞争打击竞争对手,以夺回不断被蚕食的市场份额。”宝洁负责人表示,宝洁在中国的最大成功是成为了“成本控制杀手”,这让宝洁在中国市场具备了能够实施低价竞争的市场策略。 在成本逐步下降之下,宝洁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某些产品上大幅降价,拉开了其蓄谋已久的“射雕”行动。 北京的一位宝洁经销商说:“2004年初,宝洁的汰渍和碧浪洗衣粉降价非常厉害,这种举措就是针对雕牌的。”现在,宝洁力推的单价2.2元汰渍洗衣粉的广告随处可见,而在终端摆放时,宝洁也特别提出汰渍要摆放在雕牌旁边。 “2003年上半年,宝洁在华发动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射雕大行动,电闪雷鸣,尘土飞扬;下半年又变本加厉,部署“彻底”摧毁雕牌行动,真有硝烟弥漫,乌云压城,踏平雕牌之势,而攻击点在于雕牌洗衣粉。”纳爱斯主帅庄启传对公司员工的报告中曾经说道。 2003年12月,纳爱斯“五足鼎立”的发展思路终于实现,分别在五个地区建立的纳爱斯生产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这使纳爱斯集团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洗涤用品生产商。然而,分隔遥远的5大生产基地却导致运输、投资成本、管理费用等各项支出的增加,与宝洁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相比,纳爱斯在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高端牙膏,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宝洁正加大力度抢占中低端市场。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纳爱斯不得不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来恢复企业成长动力。“纳爱斯”这个品牌开始进入企业决策层的视野。“纳爱斯”是公司的历史品牌,这个品牌的香皂曾经在市场上有过一定的影响,但最终却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销声匿迹。此后,纳爱斯陆续推出了香波、浴液、洗手液等产品并冠以“纳爱斯”品牌,但对它的市场定位一直不清晰,最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是很好。 为了摆脱竞争压力和低利润所带来的后期实力不足的劣势,纳爱斯冀望以定位高端的“纳爱斯牙膏”来解决当前困境,以高端打乱宝洁抢占中低端市场的举措。 2005年1月1日开始,售价8元钱的纳爱斯牙膏的卡通广告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对纳爱斯来说,开发高端的“纳爱斯牙膏”似乎成为救命稻草。 纳爱斯内部人士称“本土日化企业中,从来没有定位如此高端的牙膏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肯定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而这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打乱宝洁进军中低端市场的步伐。” 而这无疑增加了纳爱斯在高端市场上对抗宝洁的底气。而纳爱斯中低端品牌形象如何向高端转移,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成本却成为阻碍其与宝洁之间的争斗的重中之重。改造老品牌,推出新产品。无论是价格、品牌形象还是渠道选择,对纳爱斯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因为与当年纳爱斯推出“雕牌”时相比,市场环境完全不同了,当年成功缔造“雕牌”的经验和方法可能都要有很大的变化才行。 对比而言,宝洁,作为日化行业的“教父”,其多品牌和巨大的资金和渠道优势是纳爱斯们所不可比拟的。利用夺取央视标王的好时机,宝洁发起大规模的射雕行动,其摧毁力不可小视。 日化行业战场上硝烟弥漫,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 原载《财富故事》杂志,未经作者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pttqyzg@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