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4-27, 作者: 韦华伟, 访问人数: 2690


7 上页:第 1 页

  适当的压力,压力转化为动力。

  人没有压力,就会缺乏动力。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合理的开发和引导,才能逐步释放出来。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结果后来鹿群缺乏了天敌,养尊处优,不用每天再疲于奔命,反而导致了身体机能的下降,一点小毛病都抵抗不了,数目反而下降,后来科学家又把狼群引进来,发现这个生态又回复了平衡,鹿群又活跃起来。同样的,渔民从海上打鱼归来,要在船舱的鱼群里放一些食肉的沙丁鱼,这样就会使鱼群保持活动,不会死亡。科学家做过实验,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里,它会跃然一跳,跳出致命的沸水,但如果先把它放到凉水里,然后慢慢加温,等到这只青蛙积热难耐想跳出来的时候,已经浑身瘫软,无力跳出了。这些例子都说明如果缺乏了外界的压力和刺激,一个生物群体就可能导致退化,企业也是这样,缺乏了压力,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历代王朝的变更,也说明了压力的重要性。春秋战国虽然战事连连,但也是中国文化比较辉煌的一个时代,因为大家都有生存的压力,都要不断地发展经济和文化来增强自身实力。汉武帝消灭了强大的匈奴,使汉朝强盛一时,但由于没有了匈奴的袭扰,压力减弱,内部矛盾开始激化,最后是天下大乱。唐朝国力空前强盛,没有强大的外敌,但后来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关键还在于外界的压力太小。宋朝虽然国小,但经济文化水平,在当时却非常的先进,堪称世界强国,金、蒙、西夏的袭扰,并没有削弱宋朝的实力,反而使宋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抗击名将,虽然宋朝皇帝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岳飞等名将的坚决抗击,并没有亡国的危险,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后来宋朝皇帝一味地坚持“求和”,给人钱财以换求短暂的安乐,虽然换来了边疆无事,缓解了压力,却使宋朝的战力迅速下降,最后在蒙古人的面前,不堪一击。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更说明了这个道理。清朝的康乾盛世,持续了一百多年,在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清朝的国力在当时非常强盛。由于清朝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没有外族的侵扰,大一统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重农轻商、重德育轻技术的传统,也就没有了发展科技的动力,错过了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的历史机遇。鸦片战争被列强打开国门后,也没有象日本那样迅速进行革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结果自然是处处被动挨打。日本和韩国的崛起,就在于其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

  从历史发展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个人,没有外来压力是很可怕的,容易形成妄自菲薄、封闭保守的文化,非常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不断地灌输压力的概念,要能够设立清晰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创造欲望,这样才能增强活力。  

  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我们都知道杰克.韦尔奇在通用公司使用的非常有名的活力曲线,其实就是一种强制性的优胜劣汰机制。每一个部门的人员经过考核后,都要按照20:70:10的比例进行强制分配,对于后10%,除了面临降薪的危险外,可能还会被淘汰。这就用一种强制性的办法,放进一些食肉的“沙丁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每个人都要努力工作以保证自己不在后10%,这样就在客观上促进了组织的发展。

  很多国内的企业也在使用类似的考核机制,但往往有很多问题,主要是对这种机制理解并不到位。首先,这样的机制一定要在前期跟大家沟通清楚,要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并强调这样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一定要公布考核的标准和办法,每个人的考核结果都要公开、透明,要经得起质疑,要让大家觉得公平合理;最后,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对人格的尊重,不管业绩表现如何,公司和领导一定要以一种人性化的管理风格,对员工要非常的尊重,强调这样做是出于公司利益的考虑,如果管理风格过于硬性,会让人觉得没有人情味,降低了对企业的凝聚力,反而适得其反。  

  企业活力问题也可以上升到民族和文化的活力问题,中国文化最为活跃的时代是春秋战国,虽然各国之间连年征战,但是文化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诞生了如孔子、孟子、老子等先哲人物,文化非常活跃,充满了活力,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焚书坑儒”,崇尚法家,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希望能在文化上形成一家之言,后来中国社会形成的以儒家为核心思想的大一统文化,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家齐放的活跃局面,人民思想得到禁锢,这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到了秦汉后基本就处于停滞状态了。同样的,对于企业而言,建立统一明确的文化理念是必要的,也是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思想,但是这样的文化一定要是积极的,必须以创新为核心,否则就缺乏了活力。有不少企业喜欢中国文化,崇拜儒家思想,但却没有看到儒家思想所蕴涵的很多“道德、伦理、感性、含蓄”等因素,这与现代企业的发展并不和谐。因此,要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深刻理解文化的正面与反面,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韦华伟,北京远创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高级培训讲师,清华大学MBA,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专家,《财智》《中外企业文化》《当代经理人》《销售与市场》等几十家知名媒体特约撰稿人,主持过50多个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咨询项目,客户包括湖北移动、国美电器、首信集团、永城煤电集团、蒙牛乳业、好利来食品、首都机场等几十家大型企业。联系方式: weihuawei@vip.sin.com , 13051280140。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中华“老字号”的出路何在? (2003-05-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8 05: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