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距团队时代还有多远? 7 上页:第 1 页 二、创作团队的协作 称这一过程为“Big idea的源动力”、“创造力的梦幻工厂”并不为过。因为,几乎所有具有震撼力与销售力的广告作品都源自于此。当然,这并不是要抹杀个人的创作能力。我试图提醒的是,三个臭皮匠终会强过一个诸葛亮。而广告的高要求与资源整合时期的提前到来,则让极端的个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被逼出广告界的历史舞台只是个时间问题。 目前而言,创作团队之间的协作,其流程或方式大体如下: 广告主——→客户部——→创作部——→后期执行 不是低估大家的领悟能力,而是大家低估了该协作流程的执行难度。较为普遍的问题通常会出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中: 一、客服人员与广告主的沟通过程。客服人员,有公司称之为AE,也有的被冠名项目经理或项目总监。不管做何称呼,在团队中,该人员主要起着沟通客户、引导小组的作用。若不是小组的头脑,也至少是掌舵的方向。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在职位谋其职”的,其具体表现为:不能准确领会客户意图,传达错误信息,将创意工作带入误区。其原因不排除广告主与个人专业素养之因素,而沟通意识则是根本。 二、创意与表现之间的创作过程。不论是文案与设计,还是创意与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则过多地表现为工厂流水线。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先出文案,设计再根据文案进行表现;当然,反过来的也有。若不是重大案子或创意受阻,传说中的“头脑风暴”将永远只是个传说。这样出来的作品往往流于表面,在一个作品中文字从来只是文字,表现从来只是表现。能自成一体彼此为对方加分的,除了双方的功底之外,多少有点偶然的成份。好在,部分广告公司让创意与表现互动的做法,则让优秀作品的必然化生成看到了规律性的希望。 三、广告的后期执行过程。效果与预期偏差为何如此巨大?为何客户选用的不是第一方案而是备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这个环节中找到。某些人将此过程简单地理解为成品出厂、活动执行、媒体选择投放,更深更全更远的认识或许还有,但行动似乎仅至于此,对效果跟踪测试、经验总结等重要环节所表现的兴趣并不浓厚。而创意贩卖行为在此过程中的缺席,至少是构成预期与结果不符的一项重要因素。 三、媒体投放与媒体的协作 “我知道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浪费掉的是哪一半。”不论是广告主,还是媒体制定投放人员,都会有此感叹。何以会如此?一个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恐怕还是广告投放与目标媒体欠缺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 现在通行的媒体投放方式是,在费用预算的前提下,根据目标消费群体,按照发行量、覆盖范围、读者群等指标进行媒体选择与组合。该方式本身没有错,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还须在以下方面多做工作,才能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与效果。 一、在创意制作上,与媒体特性相适应。 现阶段过多地表现为分离,恰当一点的说法是流水生产线。其流水过程基本是根据尺寸规格或时间段,来配备文字进行表现制作。少数时候,是忘了创意与媒体的结合;多数人却将创作过程狭隘化,只停留在提炼概念或具体表现层面,没有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各媒体的特性。至今来评论脑白金几年之前发布的系列软文,还堪称经典。而宝马车、CanonDV、长城润滑油等产品在影片《天下无贼》中的巧妙显现,则为广告的创意制作与影像媒体的合作树立了典范。 二、在投放时机上,与新闻时事相结合。 做广告的心理都有杆秤,即师出要有名!因为,时世不仅能造英雄,也能赋予广告作品更为深刻的时代内涵。如统一石化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第一时间,巧妙结合产品和时机,推出了“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广告主题,在短期内吸引了无数受众的眼球。在非典时期,宣传生态概念是谓明智;在苏丹红事件沸沸扬扬之期,大肆宣扬健康食品概念则是不识时务。广告与新闻时事的关系,似乎隐含着“顺我者昌逆我者我亡”的时态游戏,而风向则决定了命运。 三、在具体合作形式上,力求新颖并形成互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智联招聘与央视二套联合举办的《绝对挑战》节目,笔者认为这是广告投放与媒体在合作形式上的典范。企业在《挑战》中找到了他们要找的人;应聘者有了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智联招聘则在互动中润物细无声地推广了他的品牌,提升了他的知名度;而央视二套的节目因此更具丰富性与可看性,收视率也随之提高,这是一个多赢的媒体协作。 类似的案例还有《非常6+1》、《城市之间》、《谁来主持北京2008奥运》、《超级女声》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其实是电视广告向“数秒时代”告别的标志。从单纯内容连接到跨媒体资源的整合,无论如何都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在目前这也是一个广泛度的问题。 当然,无论怎样优秀的创作团队,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及时的、深入的联系与沟通,则是具有震撼力、富有销售的广告作品产生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最高层次。 “三个中国人一条虫”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所致,更是团队意识增强的成果。在广告界,我们不拒绝“独行侠龙”的存在,但更期望三个广告人相组合也是一条龙!不论是置身于广告行业中,还是从广告主的角度出发,我都由衷地希望,团队时代能尽早地提上中国广告史的发展里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jiangshunmmu@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