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种方法把握消费者需求 7 上页:第 1 页 逻辑严谨的分析演绎法 相对于“感悟法”的神秘和弹性,分析演绎法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它从某些“前提”(亦可称作“假设”)出发,符合逻辑地推演出有关结论。而结论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前提”是否站得住脚。 那么,究竟有那些“前提”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前提:关于消费者需求影响因素的“前提”。 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很多。概要地说,有些因素属于消费者所处的客观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有些可归于消费者自身的特征和属性。对其目前特征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是把握消费者需求的依据和基础。从“水资源遭受污染”的前提,不难推断出“居民饮用纯净水需求将持续增加”;依据“互联网将进一步宽带化”,可以得出“在线互动式、多媒体娱乐需求方兴未艾”;如果“全社会能源供应将长期紧张”,那么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的消费者,其需求倾向必然会以“变频节能”为焦点。 第二类前提:关于消费者普遍性的行为定律的“前提”。 心理学等学科的专家发现:人作为一种高级智能动物,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了一些相对确定和稳定的行为“定律”,例如:“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以及“人到中年要怀旧”等等。它们大都是基于人性的经验性总结,是我们理性消费者的一把钥匙。以它们为“前提”,可以把握消费者的具体需求特点和形态。就拿“中年怀旧”来说,使中年人缅怀、追忆、回味、伤感以及反思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就是蔡琴、李宗盛等中年歌手纷纷举办演唱会的市场背景。有些行为“定律”,是民族心理的沉淀,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也便于我们深入理解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例如:乡村消费者通常讲究和注重“人情”、“面子”,因此用于礼尚往来的商品(如:保健品等)在那里就存在一定的市场。 第三类前提:关于消费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总体需求特征的判断。 任何时代,都有特色鲜明的需求和消费潮流。以此为依据,可以推演出消费者微观的需求特征。例如:市场经济时代,我国城市新生代(八十年代人)具有个性化、时尚化、国际化的需求倾向。在这一前提下,他(她)们可能更加关注产品接触界面(人机关系)的亲和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更加关注产品外观造型的前卫感和科技感,更加关注功能的娱乐性和丰富性。 用逻辑的方法把握消费者需求,优点是可靠性和确定性强。不足之处在于不易挖掘消费者隐性、深层的需求特点。此外,有时对“前提”是否正确,难以把握和判断。 意义不凡的数据库法 无论调查测试法、感悟法,还是分析演绎法,都属于“事先”的预测,都存在结论的“真实性”问题。数据库法和试验法,是“事后”和“事中”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 一些行业如:会员制商业、信用卡业及通信服务业等,均有完善的消费者档案和完整的消费记录。对这些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由于“数据”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以此为基础的研究,意义不言而喻。例如:可以从信用卡用户的刷卡记录——如:总额、频次、用途、平均金额、最大(最小)金额、地点、时间、商业形态等——当中,总结、分析出用户的动机、心理、需求倾向、行为偏好等。基于消费者数据库的分析结论,有时还会颠覆一些似是而非、先入为主的观点,如:“穷人是不买贵东西的”等等。 但数据库法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缺乏完整的消费者数据(搜集的难度很大),因此,它的适用面较窄;二是消费者数据库所反映的信息,主要说明“过去”,不能完全代表“将来”。 精细科学的实验法 目前,研究消费者需求最精细、最复杂、最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法。即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观察和了解实验对象(消费者代表)的行为及需求特征。实验法的特点是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前者是指实验过程是可以复制的,后者是指实验的条件是可以调控和改变的。只有通过实验过程的重复,才能使实验结果真正具有确定性和可信性;只有实验条件的可控制,才能清晰地辨认条件(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原因)与结果(需求特点)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快餐店,在菜式、价格、环境、服务不变的情况下,一段时期(如三个月)内的同一时刻(如中午时分),重复记录、观察同一消费群(可以是快餐店周边的公司“白领”,也可以是附近中学的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他们爱吃什么菜,通常花多少钱;是商量着决策,还是个体分别决策等等,从中可以发现需求规律和趋势。若将某个或某几个“变量”改变——推出新的菜式或撤下原来的菜式,或价格变动,或环境调整,则可考察实验对象的需求特征有没有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如果再复杂一些,可以将就餐的消费者分为若干类,分别进行试验。 实验法的难度在于: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太多,而且它们又属于开放及动态系统,实验时如何一一顾及且安排、控制。同时,实验的对象是人不是物,面对的是能动的主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操作难度较大,未必适合所有的行业及企业。尽管如此,这种属于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仍是一种精细化把握消费者需求的有效途径。 预见未来的“领导者”观察法 消费者群体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富有激情,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他们追逐时尚,总是站在消费潮流的前沿;他们个性独特,喜欢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人的需求特征,有着未来的意义;目前尚属前卫,将来很可能蔚然成风,成为主流。理解了他们,也就理解了需求的方向。他们是消费者中的“领导者”。 “领导者”观察法由此产生。市场营销人员可以选择一些符合“领导者”要求的消费者代表,对其进行较长时期的近距离观察,记录他们的言行,考量他们的心理,与其深入沟通与互动;有了新的创意和产品“概念”,可以请他们事先评估,有了新产品,可以请他们预先试用。这样,创新有了依据和方向。 “领导者”观察法易于操作,关键在于选准观察的对象。由于它着眼于未来,有时对于解决眼前的矛盾和问题作用不大(比如:如何调整现有的产品价值定位)。这种方法所需周期较长;同时对于观察研究者有较高的素质能力要求。 (本文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