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团打天下:中小企业的产业簇群战略 7 上页:第 1 页 三、融入三步曲 生产力和创新是竞争力的最终来源。产业簇群恰恰在这两方面使特定区域比其它地点具有难可匹敌的优越性。因此,中小企业应当选择主动融入产业簇群,争取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分子。中国传统生意经讲究“扎堆”、“成行成市”、“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颇有此种意味的一种朴素的、经验性的战略直觉。 今天的竞争更强调自觉性、能动性。企业首先要明白的是,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规律,各行各业都可以形成产业簇群,并不限于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事实上有些传统产业自古就在某些区域呈现出簇群效应,如宣纸、荔浦芋、金华火腿、重庆火锅、浏阳花炮、南非蜜橘等。即使是偏远地区,也可以发展特色(如旅游)产业簇群来改善经济条件。如果产业簇群能在全国各地星罗棋布,就能大大改善目前我国东西部发展失衡的经济结构,从目前的集中式经济转换成像发达国家那样的分散式经济。 实际的战略行动,第一步是要选择有一定当地基础或萌芽的产业簇群积极切入。 产业簇群的本质是分解价值链深化分工,使各个环节都更加专业化。因此企业应瞄准定位。据说昆山市副市长曾拆开笔记本电脑对照零部件来有针对性地招商,促使昆山IT产业链环环相扣,彼此依存。其实,产业簇群本身就代表了商机,不仅当地的进入障碍比其它地方低,在此落脚,系统运作的总成本也较低,并为创新带来很大动力和便利,所需投入少,退出障碍也低。而且产业簇群具有连锁效应,一旦启动,钻石体系的自我强化,就会促使它朝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成长。 切入的方式,可以选择在此创业设立新企业,也可以先成立分公司,待时机成熟再上升为区域或全国总部,甚至将整个公司从外地迁移进来。 第二步,就要发挥企业家精神,采用多种方式促进产业簇群发展、升级。 比如组织协会、行业公会、展览与代表团、合作研究机构等各种民间组织(并不限于同一产业的成员),建立广泛而密集的网络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反复互动和信任感,加强相互认同和社区意识,知道许多成员并非直接的竞争对手,以改善簇群的内部状态。 信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通过建立成员间的对话机制(包括政府与科研、学术机构),鼓励沟通,大家共同找出簇群的发展障碍、限制与机会,共同探讨对策,可使愈来愈多的企业和机构承认产业簇群的重要性,巩固相互依赖的感觉。而簇群成员对建立关系具有高度的信心和关心,是成功的产业簇群所具有的很重要的特质。 同时,还应使成员树立永续经营的信念,因为产业簇群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尤应严格自律,打击假冒伪劣,以保扩区域品牌形象,避免出现像“山西假酒案”那样的株连效应,损害整个簇群的利益。 需要指出,这些活动由民间部门领军,比由政府主导更能促进产业簇群发展。 第三步,就是要积极向外扩张,开拓新市场。波特指出:任何企图维持产业簇群成员只在本地活动,以确保竞争优势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最后还会造成反效果。 四、合纵连横闯世界 对外导向的产业簇群是导引地区经济长期成长和繁荣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是,只有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才能打开更多的机会,刺激更多的想法,保持产业簇群能够不断创新升级,朝良性方向前进。如温州企业即大举突破温州地域限制,将企业的营销部门移向上海,其产业不仅在原温州地区没有下降,反而使当地的加工业发展更加迅速。 显然,加入全球竞争会让产业簇群的竞争力得到最大锤炼,进步更快,而且可以避免因国内需求停滞导致的衰退。因此,产业簇群的成员应当目光远大,勇于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的产业簇群虽然也大量出口产品,并且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大多数产业簇群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仅需要进一步深化专业分工,加强技术创新研究,还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创建自主的国外销售渠道等,以摆脱靠OEM加工外贸、基于低成本的低层次竞争方式,成为真正世界级的产业集中地。 产业簇群开拓国际市场的最佳方略实际仍然是构建新的产业簇群,即以国内簇群作为母国基地,将国内形成的网络关系移植到新的地点。 一种方式是纵向合作,即支援性产业随着龙头企业的脚步共舞。如日本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日产、本田均落户珠三角,其日本国内成百上千家配套企业尾随而至,纷纷在此投资建厂,一个日系汽车产业簇群围绕着核心企业迅速形成。 另一种方式则偏重于横向合作,适合中小企业集体出击。这方面福建晋江的鞋业产业簇群已开始做出积极的探索。如2002年安踏、寰球、爱乐、别克、恒强等联合进驻匈牙利最大的物流中心“亚洲中心”,创建了“中国鞋都晋江街”;2004年晋江又筹划在美国洛杉矶建立“晋江产品分销中心”。 但是,大多数时候由于尚缺乏对产业簇群的共同的清晰认识,这种协作还进行得很不够,行业公会的应有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导致企业之间仍多竞争少合作,往往陷入相互杀价的恶性竞争,不仅影响利润,还容易引起其它国家激烈的反倾销,反而不利于簇群的发展。 另一方面,参与全球竞争,更需要簇群的品牌化。除了打造地域整体品牌形象之外,企业品牌更能切合消费市场需求,获得更高附加值,因此簇群应学会逐步从价值链的低端往上走,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创立高端品牌、中端品牌和低端品牌等,以清晰的、区隔分明的定位使产品摆脱同质化,用品牌群的力量构筑簇群竞争力的立体防御之盾,同时这又是团队作战进攻新市场、获得最大份额的锐利武器。 如此,不仅中国制造业的潜力,必将随着产业簇群的不断升级,得到更大的释放,更多产业也都能蓬勃发展,深度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中。 版权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hdf8869@yaho.com.cn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