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环球时空 > 入世凸显标准之痛--探寻中国国际标准之路

入世凸显标准之痛--探寻中国国际标准之路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6-24, 作者: 王先亮, 访问人数: 1842


7 上页:第 1 页

  三驾马车敲响中国国际标准警钟

  加入WTO之前,中国一般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标准,或者直接采用国际标准,这相当于强制实施国外标准,导致我国产业界掉入国外的专利陷阱。标准制定主要是政府导向,缺乏相应的标准运作保障机制,导致许多标准制定以后没有实现产业化。

  标准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分析,可以发现:技术和标准,对于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的中国有着怎样的意义!

  贸易方面。加入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三年三个台阶,从5000多亿美元猛增到1.15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不对称贸易结构造成中国从交易中获取的仅仅是一种“贫困的丰收”,出口越多,其单价越低。

  一方面,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只有27.4%(据世贸组织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为三资企业所拥有,大部分核心技术、关键的零部件都是进口的,加工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来自外资企业,如果扣除可怜的加工费和外资企业拿走的利润,中国企业真正通过国际贸易赚到的利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关税从2000年的15.6%到2004年的10. 1%,信息技术产品在2005年将全部降为零,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纷纷抢滩中国,更造成了中国企业在贸易中的被动地位。

  投资方面。三年来,每年实际外商投资金额均在500亿美元以上,2004年突破600亿美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外商独资现象日趋明显,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的技术转让数量(含专利、技术秘密、技术服务、软件等)都呈下降趋势,只有成套设备的转让有所增长。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教授指出,跨国公司为了防止其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或不当利用,倾向于设立独资企业,以便更放心地向这些企业转移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外商直接控制着核心技术,即我们引进的外资是“空心的”,无法学习更多先进技术。显然,让政府和一部分企业津津乐道的“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更为可怕的是,一味的引进将会失去自主开发的平台,正逐渐崛起的韩国其做法就是不鼓励引进成套设备,而倾向于自主创新。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业和以华为为代表的电子业率先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海尔通过对滚筒、波抡、搅拌三种洗衣机进行研究,发明了可以集以上三种洗衣机优点于一身的双动力洗衣机,并申请了国际标准;华为通过自主创新,2004年业务范围已经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运营商,包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14个欧美国家,国际销售额22.8亿美金,占其总销售额比例高达41%,成为巨头思科在全球的强劲对手。 

  消费方面。正逐步富裕的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品牌的追逐,然而由于中国某些国家标准比国际标准、发达国家标准稍低,一些世界品牌在中国遵循“中国标准”,很多陈旧过时的产品可以在中国市场畅通无阻销售。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花的是“国际标准”的钱,享受的是“中国标准”的待遇,根本无法享受世界级品牌待遇。

  分析其中原因,除了中国在标准方面的“幼稚”之外,还包含发达国家的“标准战略”。

  标准战争兴起,发达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战略: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02年发布了一份《21世纪战略纲要》,专利商标局要发展成一个以质量为核心,工作效率极高,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组织,以支持市场驱动型知识产权制度;欧盟建立了统一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各国技术力量、资金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协调和一体化,促进企业之间的结盟;2002年,日本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在日本全社会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财富》杂志称:“ 中国将不再满足于以低成本为他人制造产品,而是希望扮演全球标准制定者的角色”。中国对标准的追逐正是跨国公司制造的“风险溢金”的被迫行为。

  谁解中国国际标准方程式

  实现标准领域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标准总是遵循着先开发技术,后申请专利,大量专利(即知识产权)组成一个解决方案形式的标准。这一点,包括家电业在内的大多数中国企业从技术到标准整个环节上做的不尽如人意,其中最关键的是缺少核心技术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漠视。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不到1%,而主要发达国家已达2.5%到4%。另外,中国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费用之比是100:7,远低于日本、韩国100:1000的水平。研发投入不足造成了技术的缺失。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中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遇到国外的技术壁垒,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每年超过450亿美元。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出技术之后不申请专利而使这种知识产权白白流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胡佐超告诉记者说,青蒿素是世界卫生组织承认由中国发明的一种治疟疾的新药,但没有申请专利,后被美国掌握并申请了专利迅速实现了产业化。另外,中国的申请专利收费一直高得惊人,一项非发明专利所有的费用大约要11000元,一项发明专利所有的费用要8万多元。世界上的大企业,比如本田公司,拥有15万项专利,如果在中国,每年的养护费至少要两亿元。

  技术的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使中国企业陷入了深不见底的专利大网中,DVD每台20美元的专利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钢明博士认为,在市场还没有培育完全的时候,掌握专利的公司往往“纵容”国内企业侵占他们的专利技术,但早布下棋子,等到国内企业把市场做大,才发现自己早已被跨国公司布下的专利棋子包围。

  标准形成链的不完善,造成现有产业标准陈旧、生产过程缓慢、难以推广、行业监管力弱,不得不陈旧标准当家。在国外,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能力与机会参与众多国际产业标准的制定,而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用标准捂住了自己的市场,使在国际标准面前缺少发言权的中国企业难以进入。

  面对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的标准杀手锏,缺少国际标准和标准发言权的中国,以世界上几乎最廉价的劳动力、消耗着大量的能源、承受着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只需一纸标准或专利技术合同,就可以抽走绝大部分利润,一台MP3售价79美元,被拿走45美元专利费,中国企业纯利润1.5美元,利润比30:1。

  中国市场广大,拥有标准产生的土壤。在移动通信的2G时代,日本在国内成功实现了PDC标准,本来凭自己的技术可以在标准上发言,但由于内部市场达不到引爆流行的容量,难以成为世界标准,而中国拥有强大的大后方支持,突破技术、体制等因素后创造国际标准并非不可能。

  另外,没有强势品牌的支撑,也很难建立标准。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而被称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的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仅排名第44位。规模与能级的巨大悬殊,自主品牌匮乏难辞其责。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企业的产品卖不出高价格,长期处于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随着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南亚、中欧、南美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原有的制造成本优势将被削弱,制造业势必急剧萎缩。

  北京数字华夏品牌传播机构首席分析师姜培峰指出,中国创造自己的国际标准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的共同努力,甚至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国家方面要改革现有标准创造体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支持国内有关团体创造国际标准;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合力,积极研发技术、申请专利保护并实现产业化,在一些情况下注意与现有国际标准的兼容问题,在创造标准的过程中塑造品牌特别是世界级品牌更不容忽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1082570512,电子邮件: c198111@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篇)
*EVD联盟几近溃败 HVD阵营能活多久? (2004-05-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濯吾足)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