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魔咒下的企业海外并购 7 上页:失败“魔咒”下的并购 如果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视为“心血来潮”未免有失公允,毕竟选择通过并购进一步做大企业和走向国际化成为跨国公司这样一条道路,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机会。 单一市场的局限性 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跨国公司普遍提升了中国市场在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随着跨国公司把更多的制造和部分研发业务放到中国,国内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成本优势日渐削弱,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资金实力、规模效益等方面的劣势却日益明显。在此情形下,中国企业如果仅仅局限在国内,单一市场不足以支撑他们进一步长大,也难以进一步抗衡跨国企业。 并购IBM之前,联想在国内市场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解析联想为何收购IBM PC事业时,柳传志不免感叹:“不冒险怎么办,窝在中国这个地方也是不行的,不突破慢慢就只有萎缩。” 柳传志的观点与TCL董事长李东生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也曾在公开场合指出,“我知道国际化风险很大,当投资顾问告诉我国际上并购案的成功率不高,我好多天都睡不着觉。但理智告诉我,国际化的风险固然大,不抓机遇走国际化之路的风险更大。” 业界分析人士认为这体现了李柳二人的精明之处,这也向业界清楚地指出,单纯的中国市场已无法包容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雄心”,这也意味着,生存和发展两方面的压力,都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而之所以如此,日本和韩国的经验都证明这是正确的,而索尼、三星等日韩企业的成功也让中国企业有了圆梦的信心。 日韩经验 分析日本、韩国企业的发家史,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生存背景和中国同行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韩国均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起家,伴随着国家经济起飞,前者产生了以索尼、松下、东芝、夏普、富士通和佳能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韩国也产生了三星、LG和现代为代表的卓越企业。 由于经济起飞阶段国内市场的规模较小,日、韩企业往往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开始到国际市场经受风吹雨打,逐步积累在国际市场上的经验和能力。60岁的三星电子(中国)前任会长李亨道就认为,“三星向海外发展有一种必然性。可以说,韩国企业的命运就是这样。” 韩国国内市场规模太小,人口不足4800万,所以三星电子产品有80%以上都是外销的,走向海外是一种原始生存、扩张的需要。 同时,日韩两国企业走的都是技术引进之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求自我发展的路子,他们是在基础技术之上自我开发产品技术,逐渐形成了企业自我的研发力量和研发体系,虽然它们的基础技术创新和欧美企业整体还有一定差距,但在产品技术的开发能力上足以形成相当优势,甚至略有胜出。 日本企业的典型意义更具对比性。录像机、游戏机、显像管、随身听等数码电子产品的基础技术都不由日本率先发明,但却最早由日本企业转化为实用产品,索尼开发的“随身听”风靡全球已成全球企业界的一段佳话。与索尼相比,三星的国际化经历也很有典型意义。 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迅速崛起,很容易认为是三星在数字技术上押对了宝,其实韩国人能做到这一点,是来自于此前10多年在技术上的不懈投入和坚持。 早在1990年,三星株式会社李健熙会长到美国出差,在商店里发现三星的产品外观不好,摆在很角落的位置而且落满了灰尘,而索尼的产品摆放的位置特别显眼,卖的价钱特别高。李健熙还发现三星的电器看起来特别大,零部件特别多,这就意味着成本高。但售价反而低20%左右。“人们想起这些产品,就觉得是二流的,没有人觉得是世界一流的。”李健熙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1993年,三星电子开始了“二次创业”。其核心是在以三星电子为主导,将集团变为一家知识密集型公司。首当其冲的便是在半导体业获得一席之地。 三星在技术上的投入可以向前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三星确定的向海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基调就是以技术跻身国际市场和“一等”主义(在所涉足领域都做到第一),并且选择了以存储半导体作为突破方向。三星预见到了今后这种行业成长的可能性,很果断地做了决定:一定要发展存储半导体。 为保持领先优势,三星要求自己在半导体产品的研发方面持续领先日本企业3-6个月。坚持了4年后,这一时间差被拉大到1年,日企在该领域彻底丧失反抗力。就半导体而言,三星硅晶片从200毫米发展到了300毫米,减少了1/3成本,能够用在更多的微芯片上;液晶显示器方面,三星和索尼建立了合资公司,创建了业界第一个所谓的“第7代产品线”。 正是之前的一系列变革,三星在经济危机面前赢得了喘息余地。 为什么要“走出去” 或许西方分析人士的观点比较中肯。他们普遍认为,索尼、三星等日韩企业由于在国内遭遇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而进军海外市场。不过,他们的全球化攻势是以超乎寻常的优质产品和生产技术作为基础;而中国企业则并不具有此类优势,相反,它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卫——为了生存。 看看中国企业的成长史,由于有相对广大的国内市场支撑,他们走出去的必要性和意愿并非源自骨子里。商务部国际经济研究院有分析性文章指出,日、韩企业因为国内市场狭小,早早地锻炼出了国际化市场的经营能力,而中国企业则由于庞大的本土市场,削弱了国际化的意愿和能力。 施振荣曾非常羡慕中国的企业家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后院,可以在企业规模发展起来之后再走出去。施振荣只看到了硬币的“正面”,而“反面”带来的消极效应被一种盲目的乐观所掩盖。 李东生就曾坦言:“TCL的大部分人都是国内市场打拼出来的,但在国际市场的操作上,无论是对当地市场的熟悉还是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运作,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而联想从开始的“技工贸”摆向“贸工技”,等到贸易驱动的路越走越窄之后,又想从“贸工技”摆回“技工贸”。联想的反复表明中国企业对建立自我竞争力问题的迷失。 第 1 2 3 4 页 下页:中国公司是否为并购支付太多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