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案例破解:产品/渠道复合推动业绩增长 7 上页:第 1 页 建立产品/渠道复合运作的营销模式 调味品行业是一个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都特别复杂的行业。从产品结构看,地域消费差异非常大,由此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产品体系,就A企业本身就拥有五大系列近百种品种规格;而从渠道结构看,批发渠道与零售终端、商业渠道与餐饮渠道等不同组合构成了多样化的渠道体系。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仍然延续以往那种大一统的运作模式,不能对产品和渠道进行整合,实施专业化的管理,那么A企业将无法真正构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吴总应该在A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渠道复合运作的营销模式。 吴总必须意识到,企业整体利益结构和市场竞争结构都存在将产品和渠道进行复合运作的实际需求。一方面,立体化的产品结构需要通过立体化的渠道体系才能顺畅流通,在调味品行业中,不同的产品特性与不同的渠道特性存在着对应关系,只有采取复合管理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多样化的产品和渠道进行组合,又是应对竞争对手攻势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竞争的结构中,往往会形成防火墙产品和渠道组合、大众化产品和渠道组合以及高利润产品和渠道组合的体系,以此来应付市场不同层面的竞争。 一类产品的运作对应着一种或者多种渠道结构,而一类渠道的运作则对应着一种或者多种产品体系,两者的复合运作,就象企业的双翼,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从而使A企业能扫除产品和渠道管理中的盲点,构建起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明确A企业的产品整体策略规划 挖掘出问题的根源后,吴总必须尽快调整经营模式,明确战略发展思路,制定出清晰的产品整体策略规划,以此指导整个营销体系的高效运作。对于吴总而言,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策略目标=策略规划”的误区,以为只要制定了年度的产品销售目标,就等于制定了产品的策略规划,其实不然。 所谓策略规划,是企业采取一种明确的、统一的原则和方式方法,运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来达成策略目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位营销人员都应该非常清晰地明了自己的工作方向,也都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如此才能确保整体策略目标的正确执行。要改变A企业产品力薄弱的局面,就必须制定清晰的整体产品策略规划,由此作为企业决策层制订政策的依据和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指导准则。 一份适合A企业的产品整体策略规划主要包括:产品定位、整体策略思想、产品组合结构、渠道结构、价格体系、广告促销组合、费用预算以及产品营销目标等,同时还要将策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形成一份简要的操作执行手册。 产品整体策略规划明确后,吴总还必须在整个营销部门内强力推行,尤其要让各个层面的营销人员都能明了整体策略规划的原则和重点,并且按照策略规划来制定相关的销售政策,从而推动各部门对产品发展过程的关注。 明确A企业的渠道体系和运作模式 在产品整体策略规划明确后,接下来吴总还需要根据产品策略规划中的渠道策略,对企业的整体渠道结构进行专门的规划,确立整体的渠道结构体系,以及具体的运作模式。 所谓渠道运作模式,就是指渠道的结构体系和管理方式,前者的核心是如何确定渠道的广度与深度,后者的核心则是如何有效管理渠道成员。这些内容,都需要由吴总加以明确,并向整体营销人员进行准确、清晰地贯彻和沟通。 不同于产品策略规划的是,渠道体系和运作模式规划是基于从渠道出发来考虑,也就是说,每一种渠道在整体上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它可以承载哪些产品体系,不同的渠道之间应该如何统筹整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对不同渠道的拓展进行管理。而产品策略规划则是从产品出发来考虑,关注的是每一类产品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体系进行销售。 A企业渠道营销规划主要包括:整体渠道策略思想、渠道开发策略、渠道组合设计、渠道网络结构、渠道管理模式、渠道销售政策、渠道费用预算以及渠道营销目标等,同样也包括具体的实施计划,以确保渠道管理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设计关注产品和渠道发展过程的组织体系 当A企业的产品整体策略规划和渠道运作模式确定后,吴总必须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要通过转变组织职能来确保整体策略的有效执行。 建立关注产品和渠道发展的组织体系,就是要在A企业设立专业化的产品管理部门和渠道管理部门,实施产品经理和渠道经理体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用“产品保姆”和“渠道保姆”来形容。 产品保姆:一类产品对应多种渠道,使各自所负责的产品进入一切符合市场定位的渠道进行销售,并确保产品效益最大化。比如A企业的酱料产品经理,就相当于酱料产品的“保姆”,他的职责就是要把酱料产品培养成企业中最大销售规模的产品类别,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产品效益。 渠道保姆:一类渠道对应多种产品,为所有适合在本渠道销售的产品建立一个完善的平台,并确保渠道效益最大化。比如A企业的餐饮渠道经理,就相当于餐饮渠道的“保姆”,他的职责就是要把餐饮渠道培养成企业中最大销售规模的渠道类别,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渠道效益。 在A企业调整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避免组织结构和人员规模的盲目扩张,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要保持组织结构的精简;同时,还必须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虑组织结构调整的力度和幅度,确保组织调整后能顺利推动营销人员的行为模式转型。 明确产品和渠道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和规范 营销业务计划阶段的管理制度:营销计划是整个营销业务活动开展的指导和前奏,该阶段的营销管理制度旨在从策略方向上确保营销业务的正确性,其核心是“做正确的事”。具体而言,企业可以根据整体营销策略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将与计划阶段有关的关键业务转化为管理制度,引导营销团队的行为模式复合策略规划的方向。 营销业务执行阶段的管理制度:营销执行阶段是营销业务开展的具体过程,反映的是对营销策略规划内容的贯彻,该阶段的营销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营销策略目标和规划能够真正落实,其核心是“正确地做事”。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应该根据产品管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和业务管理等几大领域的管理要求,围绕关键业务制订出相应的营销管理制度,将整体策略规划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标准,使策略规划的执行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 营销业务控制阶段的管理制度:所谓营销控制,是指对营销业务过程的评估、检讨、修正和考核。这个阶段的营销管理制度,旨在引导和激励营销人员在前两个阶段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营销业务的执行效果与计划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估,减少差异程度,力争营销业务的稳定发展,顺利达成整体战略目标。这个阶段的制度存在一种“刚性”的特征,实际上体现的是对营销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程度,往往决定着前两个阶段中的制度能否真正落实。很多企业不能处理好控制阶段的制度与前两个阶段制度的协调,反而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使企业要求营销人员执行的制度没有得到绩效考核方面的保障,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摆设。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