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与资源互动成就殿堂级培训--本土企业培训探索的典型个案 7 上页:第 1 页 升级——战略与资源 经过约一年的实施,前期计划基本上实施了一个轮回。虽然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象大多数刚刚实施企业培训的本土公司一样,我们的整个培训体系仍然相当粗糙。 有两个问题让我们开始思考整个培训系统的升级。 第一个问题是,培训与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之间缺乏一致性。公司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领导产业知识创新的咨询机构,而现有的培训无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更无法让我们超越现有同行业的知识素养。可以说,培训的总体目标与企业的最高战略目标是脱节的。 第二个问题是,培训资源局限在公司内部,对整个企业“组织智商”的提升有限,有必要引进更高端的培训资源。资源向何处寻?我们认为,以公司的战略发展定位衡量,不仅在公司内部,即使在整个产业内部,都很难找到可以带来实质性突破的知识资源。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本土企业培训中存在的两大“通病”:一、培训规划陷入套路,很多情况是随市场的大流、亦步亦趋,习惯性地考虑常规项目,对企业自身战略定位的需求考虑得很少,因此很难开发出个性化的培训项目;二、培训资源在一个封闭的机制中循环,效率有限。将培训资源局限于公司内部,大家作为非专业培训人员参与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正常的业务运作形成干扰,这将使培训难以长期坚持。 为将培训推向一个更高的平台,我们决定以领导产业知识创新的发展目标为指导,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寻求培训资源 。 企业版的“世纪大讲堂” 我们相信,营销传播界的知识创新必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素养的提升与对国际营销创新性实践的借鉴。 公司决心延请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文知识分子和洞悉国际营销领域发展趋势的产业精英来为我们“洗脑”,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所述的殿堂级的企业培训。 这一系列培训融汇了文学、哲学、历史、美学、大众文化等多方面的题材,也有雅典奥运推广、北京人文奥运、新媒体等前沿课题,从理念、知识、工具等方面为我们的知识创新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我们在私下里将这一系列培训称之为企业版的“世纪大讲堂”,实际上我在策划这一项目时心中的楷模便是凤凰卫视的这一同名栏目。 这一系列似乎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的培训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有赖于公司在两大关键因素方面的良好基础:一是企业理念的高度重视,公司对产业的知识创新有强烈冲动,希望通过这种培训为公司陶冶出更具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因而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如果企业理念层面缺乏这种意识,再有钱的公司也不会为此投入;二是培训资源整合的便利,所邀请的名师大多生活在与企业相隔绝的领域,公司必须要有与他们建立联系的途径,而且这种途径必须广泛,同时要有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对话的基本素养,否则此类培训既难持续也不可能有什么效果。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我本人以及公司的人脉和自有文化积累。 由于在这两方面有良好的基础,2年的坚持让这一系列的讲座蔚然成为一种气象,带来一股激荡企业生命的鲜活力量,也为企业跃升到更高的发展平台培养了所必需的大视野。从其实际效果来考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优化品牌形象:作为本土公司的一个代表,公司不满足于在实践上所取得的卓然不群的业绩,而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文化的含金量创造出可与跨国公司比肩的品牌。这一系列高品质的培训无疑为公司塑造了高度差异化的的品牌形象,在与同行的比较中形成竞争优势。我们也发现,这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客户对公司的认同感,无形中提升了我们在市场合作与业务拓展方面的品牌溢价能力。从市场的角度思考,这类殿堂级的培训有一种潜在的名人公关效应,能引发品质高、形象好的正向品牌联想,尤其是当你做得很好而你的竞争对手压根还没有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更是如此。 二、提升企业文化:对于公司员工来说,这种培训无疑在专业技能培训之外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提升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是他们在别的公司所不能得到的。哲学大家刘小枫通过解读电影谈现代民主政治思想,著名诗人舒婷谈她的诗歌创作体验,北京大学教授、卓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谢冕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变革,都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员工已有的知识结构,这不仅丰富了公司的整体文化素养,也促进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对提高企业的稳定与忠诚度大有裨益,这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质资源。 三、激活知识创新:这个高度开放培训体系丰富了企业组织知识的来源,使我们得以借助不同学科的最新成果来激化已有的业务知识。如人民大学的金元浦教授所谈全球文化产业的走势,让我们得以站在更具前瞻性的平台上来思考公司业务的未来规划;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所谈消费文化的发展现状,让我们对消费心理认知有了更鲜活更全面的理解;而清华大学马泉教授更以其与雅典奥运形象设计长达八年的交流经验,让我们体验到了奥运历史上最卓越的形象设计工程背后的深邃思想;德国的he said she said 工作室的Michael Hoinke s则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创意实践,向我们展示了营销传播创新的多种可能。这些都是我们在现有的市场交流体系内所不可能获得的认识。 企业培训规划的思辨 象个人成长一样,公司培训经历了由稚嫩到成熟、由粗糙到完善的渐进式演化。这种进步也让我们意识到企业培训的成功离不开对以下几个要素的关注: 阶段性需求:培训规划不能盲目跟风,流行拓展训练的时候就搞户外,“学习型组织”风行时就引进“第五项训练”,脱离企业所处阶段的现实需求,不能针对关键问题对症下药,劳民伤财不说,很难有什么效果。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难题,应该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去设置培训项目。 战略性需求:企业在团队建设、文化整合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大同小异,引入常规性的培训项目也许就可以解决。但是不同的公司其战略发展方向必然会有大的差异,培训体系的规划必须有这方面的考虑,应该针对目标定位去开发个性化的培训项目。 培训资源的整合:内部讲师熟悉企业内在需求,在员工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是重要力量,但视野有限,在培训技巧方面缺乏专业训练也会让效果大打折扣;引进外部讲师或许难以解决最现实的技能问题,但有利于建立一个开放的企业体系。如何实现内外培训资源的有机结合,这是培训管理部门不可回避的命题。 寻求认同和支持:不少人以为公司内部成员对培训项目的支持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不然,也许所有培训项目的第一关便是寻求认同。从员工的现实需求和内心渴望出发,是培训成功的基本前提。 最为重要的是,培训不能只着眼于提升公司的生产力,还应该从员工的立场出发,着眼于为其个人成长创造条件,如此才更有意义。 公司一同事离职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颇觉意外,他说2年前我在培训会上说的一句话让他一直记在心里:每个人心中埋藏的能量就象地下油库,只要遇到火,哪怕是星点火苗,都会蔓延成漫天大火,而理想的培训起到的正是点火的作用。事隔2年,他还记得,表明培训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人性化的意义。 张兵武,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与商业评论专栏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为多家知名品牌提供品牌营销与公关传播服务,注重知识创新与实战经验的有机融合,是“知行合一”哲学的践行者,Email: zhangbingwu@12.com ,联系电话:13824423013。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