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海信并科龙 资本时代的品牌课题

海信并科龙 资本时代的品牌课题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9-19, 作者: 高强, 访问人数: 3094


7 上页:第 2 页

  何为而治  

  海信入主科龙,必将生成新的更为复杂的品牌矩阵,如何布局将成为一次有价值的讨论。而就普遍规律而言,以下三条应是众多资本带来的多品牌结构的治理思路。

  一是PK一场。市场只认强者,在同一战略框架内,强势品牌包容甚至扶持一个正在走向没落的同类品牌,是明显的不经济行为,因此,但品牌体系内发生冲突时,必须来上一场PK。

  外资在上世纪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常以较少的资金买断中方品牌使用权,然后搁置起来。当年著名的熊猫洗衣粉、孔雀电视、美加净牙膏等都遭此命运。跨国公司的这种做法曾让很多国人愤怒,但这毕竟是理智的市场行为。

  海尔在发展的道路上也经过多次扩张,但始终保持着一个品牌向前迈进。原因主要是海尔品牌强势输出的战略定位十分清晰,象黄山电视、西湖电视、爱德洗衣机等,都在并购中被一一PK掉。

  在强弱分明的对比中,PK弱势品牌应是高效的明智之举,如海信科龙合作后,相对于科龙容声冰箱的江湖地位,海信冰箱品牌就可作出战略性撤退。事实上,基于中国复杂的国情,软冷冻也许是很多企业不动声色的曲线做法。如美的对华凌空调的做法就有此嫌疑。美的收华凌前,华凌的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价格已接近三四线品牌,而现在美的将其重新定位为中高档品牌,华凌空调的平均价格甚至比美的高10%。这种明显有悖于品牌建设规律的做法,虽给足了华凌的面子,但前景恐怕难以乐观。

  许多人为并购后老品牌的命运担忧。其实,对市场来说,一个走在下坡路上的品牌,被洋品牌消灭,被中国其他品牌消灭,还是自生自灭,又有何质的区别?对那些病入膏肓的品牌,并购后与让其成为植物人,还不如来个安乐死,可以立即获得转投他胎重获新生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TCL应当坚决把乐华掐掉。

  二是联合起来。并购后双方品牌成为复合品牌是一条皆大欢喜的路子,索尼爱立信、柯尼卡美能达、惠普康柏这些国际通行的做法已制造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不管是出于1+1>2的战略性目的,还是双方示好后可以达成阻力最小的合作方式,复合性品牌结构将使企业的注意力聚焦于更明确的细分市场,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的叠加将突显出新的竞争力。科龙海信联姻,在双方强势产品的交集区域,推出科龙海信空调应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折衷选择。

  海尔的做法则提供了另一种暗渡陈仓的可能性。今天,恐怕已经没有人记得海尔草创初期曾是个联合品牌了。而事实上,1985年海尔起步的时候借力于德国利勃海尔,品牌是琴岛-利勃海尔,1991年悄然改为琴岛海尔,到了1993年时,才正式脱胎换骨,成为今天家喻户晓的海尔。

  三是做小做专。市场总量相对稳定,在多品牌格局中,避免品牌内耗的有效手段是细分市场。在并购中,不管是原有品牌在新领域进行延伸,还是PK弱势品牌阵营后的收缩,核心都是如何有效形成鲜明的品牌差异化,否则品牌之间的内耗将大大抵消其协同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做小做专。

  做小方面,西门子在欧洲有很多家电品牌,除西门子和博世作为主导性品牌外,其他品牌各守一块阵地,如Gaggenau强调量体裁衣式的独特技术,Neff是标准化的嵌入式产品,Constructa是为年轻消费者的设计实用产品,而Balay全线产品则主要为竞争性品牌,专门针对大型电器连锁。科龙作为多品牌运作的标本企业,多年来也作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如把华宝逐渐收缩为华南地区的区域性品牌,而且主打健康空调这一细分市场,与主导品牌科龙空调高效节能的定位形成有效区隔。在总体上,则由科龙、容声、华宝、康拜恩组成了由高到低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品牌矩阵。

  做专方面,相比中国家电业盛行的概念炒作,沃而沃80年一直传播他的车是最安全的,宝马则一直坚持强调其驾驶的乐趣,这种坚持在品牌建设上具有教科书般的价值,不仅赢得了市场,也应该赢得尊敬。近年来,海信始终坚持主打变频空调,科龙则坚持主推高效空调,也有效建立了品牌联想,并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现在,随着海信科龙的联合,品牌矩阵的变化在所难免,做小做专的决心应该也必须越来越大。虽然,与做大做强的理想相比,做小做专的执着似乎更难。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gqbox@12.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管理经销商之厂家讨厌的经销商 (2007-04-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潘文富)
*海信对科龙销售接管,被误读的“业务外包” (2006-04-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庞亚辉)
*解密科龙局(一):科龙四度换帅内幕 (2005-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南方)
*海信收购科龙 掀开中国家电业新篇章 (2005-11-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闻涧)
*再谈海信收购科龙的战略意图--兼与邓德隆先生商榷 (2005-10-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科龙赞助神六是海信表演多品牌战略的开始 (2005-10-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德华)
*解读科龙被海信兼并后品牌结局 (2005-10-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传高)
*海信买科龙,依然是一盘模糊的棋? (2005-09-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德华)
*海信入主科龙的战略意义 (2005-09-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闻涧)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