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帆命运之多桀:一个地方队的“汽车障碍赛” 7 上页:第 1 页 政治头脑[/b] 对于以上的两种说法,尹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都断然否定。他要强调的是,力帆造车是要为国家争点志气,为国家争点品牌。 从这点看,尹是一位有颇具政治头脑的商人。 一直以来尹高举“民族”牌,动辄要“产业报国”。虽然尹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把力帆包装得“又红又专”。如全国开展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力帆内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记者在力帆集团总部看到,门口的宣传栏上开辟很大的一块宣传栏讲先进性教育。在《力帆报》上,也有先进性教育专栏。据力帆内部人士说,只要你是共产党员,在同等情况下公司会重点培养。尹为此还专门组织2004年-2005年进入公司的大学生党员召开座谈会,提出诸多勉励。 对于发展汽车尹说,我国汽车工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80%以上,品牌依存度高达90%。如此庞大的市场却拱手让之夷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中国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比国外便宜,除了汽车。中国的人均GDP如此之低,却要为汽车承担如此高昂的代价,这是一个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尴尬的畸形现状。 “像我这样的年纪,比其他的企业家对中国的理解更深。”尹语重心长地感慨说,1903年英国的大哲学家罗素在北京大学做过一个演讲,罗素提到:中国拥有4亿人口,是一个大国,千万不能有小国思想。瑞士是小国,所以它可以走小而专的产业道路,把钟表业和金融业发展好了就可以,其他东西可以依赖进口;而中国有13亿人口,幅员辽阔,需求量大,不能依靠其他国家,只有依靠我们自己。 尹如此一番表白,往往让听者不免肃然起敬。 而事实上,进入汽车制造对于力帆来说似乎是必然之路。 已经得到证实的一个产业规律是:当人均GDP在400-1200美元之间时,是摩托车发展的黄金时代,譬如日本,曾出现过每100个日本人拥有35辆摩托的辉煌局面;当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之后,便成为轿车行业的黄金时代,譬如当今的日本,摩托车的人均占有量0.35%都可能不具备。不出意外,中国也会沿着这个程序往下走。 除了美国哈雷之外,几乎世界上所有摩托车企业都走向汽车业转型的道路,譬如宝马,先前是做摩托车的;铃木也是摩托车出身;本田当摩托车做到世界第一的时候,开始朝汽车业延伸。在中国本土,吉利先前也是做摩托车的。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摩托车企业几乎都在准备向汽车业延伸。 汽车的第三条道路 “摩托车是2个轮子,两辆摩托车并在一起就是4个轮子,”对于尹来说,造汽车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 据了解,在四川的绵阳和都江堰,力帆已经投放了汽车生产项目;在云南,力帆骏马车辆股份公司已于2005年6月签约成立,从事卡车和工程车生产;在重庆,力帆牌客车已经开始运客;最近有消息报道,力帆正在收购安徽华阳汽车,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有媒体如是评价,在基本完成全国布局之后,尹也便成了李书福之后的中国第二个“汽车狂人”! 2005年8月9日,《经济》记者来到重庆北部新区的力帆汽车厂。在这个占地800亩的厂区里,一期工程已经竣工,西面的一座山被硬生生的刨去了一半,用于兴建二期、三期工程。据力帆汽车员工介绍,目前汽车厂有4个车间,每天有800多人在工厂上班,量产之后人数将激增至1500人。目前的设计生产能力为8万辆/年,计划年产量达到5万辆。力帆汽车的一期工程已经投入10亿元,三期工程将总共投资21亿元。按照新的产业政策规定,力帆已经跨进了这个门槛。 尹说,实际上从2002年开始,他就开始筹划怎样生产轿车。 先是招兵买马。目前加盟力帆汽车的有从海外归来的克莱斯勒技术高管王德伦、重庆大学教授许南绍等20多个高端技术人才,以及从长安、东风挖来的200多个技术骨干。 其次是品牌选择。尹表示当初也考虑过使用合资品牌,并和英国罗孚以及土耳其的TOFAS谈过合资,但考虑到师夷长技却要处处受制于人,合资的想法于是作罢。 按照尹的说法,在中国造车只有两条路,一是合资造车,二是自主研发。第一条路对于不言卑躬屈膝的尹来说已经走不通,而以吉利为代表的第二条路着实难度巨大。 尹认为自己在走第三条路。尹的说法是:“开门造车,为我所控”,将国外的先进技术拿来,放在力帆的品牌下一并运作。譬如作为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力帆的宝马发动机就是尹从巴西买来的。“要买就买断,让这些知识产权任我随意使用。” 然而,当尹将造车申请上报发改委的时候,发改委有领导批评尹:发动机投资一定不能滞后。一位汽车专家对尹说:“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力帆,只是我们担心支持了你们,难保你们以后不会成为一个合资品牌。” 尹回到重庆,立马组建了自己的发动机研发团队,搞出了力帆1.0L、1.3L等多个型号的发动机,装在力帆的实验车上。外界对此将信将疑,“汽车发动机说造就造得出来吗?”对此,尹轻描淡写道:“当年我们只有20万元生产摩托车发动机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我们不是一样造出来了吗?” 尹说,轿车发动机和摩托车发动机只存在大小和精密程度的区别,而摩托车发动机正是力帆的强项。据介绍,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年产量200万台,连续7年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占据全国同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2005年上半年,力帆已经申报758项专利,从去年的全国第四攀升到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华为的872件。 有了发动机后,尹找到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开发机身,找到加拿大Magna在国内的技术合作伙伴千缘模具合作开发模具,找到长春九院指导组建生产线。所有的一切在2004年11月全部完成,并于2004年12月底样品下线,在2005年3月的重庆汽车展公开亮相。 2005年3月3日,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尹登录“视界论坛”,面对网民的提问,尹告诉网民,力帆520的上市时间大约在6月。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