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坚守中国传统医药的领地--传统医药国际化专家谈访录 7 上页:第 1 页 记者:孙院士(世界生产率科学院孙成院士、知名科学家,附照片),据我们所知,世界生产率科学联盟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研究帮助其成员国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一个组织。您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医药与生产率的关系? 孙院士:我们这个组织是研究“生产率”和“生产力”的,其第一要素就是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有可能更好地去提高生产率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已证明,传统医药为中国和周边国家人民的繁衍、生息、健康、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因病致贫,如南部非洲,小小的艾滋病毒正在无情地吞噬着这些国家的人民。仅肯尼亚,成年人因艾滋病死亡或失去劳动力,使可耕地面积荒芜率高达68%;是艾滋病导致了这些国家生产率和生产力每况愈下。另一典型案例是,2003年度SARS病毒肆虐,那些有疫情的国家或地区忙于应对这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生产率大幅度下降,生产力受阻。在单靠西医药一时难以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医药得以介入,中西医结合,很快在SARS治疗上获得了成功。此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高度评价中医药在治疗SARS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治疗经济学上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使世人看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这就是我们十分关注中国的传统医药的根本原因。 记者:张总(中国日报世纪环宇文化发展中心张希环总经理,附照片),《中国日报》与中国传统医药并无直接的关系,为什么你们要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高峰论坛”积极的发起者和支持者? 张总:《中国日报》的使命就是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报现已发行到150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唯一进入国外主流社会的一张报纸。正因为我们与外部世界有更多的交往,所以我们了解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越来越重视传统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还就此制订了《2002-2005年传统医学发展战略》。该战略报告指出,正是传统医学在“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方面更倾向于贫困和弱势人群,可有效地减少政府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有不少国家将传统医学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就在这种传统医学国际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人们对中国的中医、中药、针灸、按摩、食疗、太极拳等传统疗法更是青睐万分,希望有渠道了解中国传统的医药文化;国内的中医药企业也期盼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针对这一国内外的需求,我们报社领导十分重视,拨出专款,拿出专版,与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世界生产率科学联盟中国分会等七个单位共同发起并构建了“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高峰论坛”这个会议组织,计划每年在不同省份召开一次,并在北京设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常设机构,服务于中外传统医药企业,目的就是沟通东西方医药文化,造福人类。 记者:陈博士(昆明珍友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子久博士,附照片),我们在网上看过您不少关于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的文章,据说贵公司也己将傣族抗癌药三阳血傣成功地打入了埃及国家肿瘤医院,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您肯定会有很多感受,能否请您谈一下。 陈博士:我第一个感受是中成药要以确切的疗效启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中国针灸之所以能够国际化,是因为尼克松当年在中国看到病人在针刺麻醉后可以开胸剖腹动手术,而不用麻醉剂,于是他将针灸带回美国一试,同样有疗效;英法等国也尝试针刺麻醉,疗效也经得起重复;所以老外服了,现在已有100多个国家为针灸立法。这里给人一个启迪:中国传统药物要国际化,关键临床疗效在不同国家里要经得起重复,才能使西医折服。所以我们的抗癌药三阳血傣在国内请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等8家权威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又到埃及国家肿瘤医院进行重复临床试验。如果疗效确切,西医的处方中自然而然地开上了中成药。因为医生是靠药治病,病人的治疗效果越好,医生的名气就越大,医院的效益也越好,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之。其实请国内外权威医院做临床科研的同时,也就做了市场。这就叫“以疗效启动市场”。 第二是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必须入乡随俗。东西方有不同的医药文化,要让西方人认可中国传统药物,就得从药物的剂型、功能主治、给药途径、质量标准、文字、说明书、内外包装等,都要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规范,才会在国外有销路。如将外销中药的“功能主治”写成“滋阴壮阳”、“疏肝理脾”等,老外能看懂吗?看不懂的药换了你,你会买吗?所以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化,起码要做到对“功能主治”等描述,要让外国人读得懂,人家才会买你的药。 但业内有人批评说,这样做使中成药失去特色,其实不然。中药的特色在其配伍。“君臣佐使”、“相生相克”的理论相传数千余年而不衰,其科学性就在于中药复方在煎熬过程中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提高。有人曾就“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等七味药,用植化方法分别提取、纯化每单味药的有效成份,然后再将提出的七味有效成份混合。结果显示,用植化方法提取合成的“小柴胡汤”的疗效不如“君臣佐使”一锅煮的疗效。因此说,中药最基本的特色是“相生相克”理论指导下的配伍。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妥协。至于“功能主治”的表述、内外包装等,老外看了能够产生购买欲,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比如说我研发成功的三阳血傣,在组方上遵循傣医的理论,但该药毒理学、药效学、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药品生产和药品销售方式等,都力争符合欧美国家要求;崇尚欧美医学体系的埃及卫生部官员、肿瘤专家一看就懂。正因为游戏规则一致,所以我们能和埃及国家肿瘤医院“玩”到一块儿。 1、公望,留美博士,研究员,昆明珍友缘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站长;兼任《医药经济报》特约记者。 电话:0871-8117755,13908841115,E-mail:czj@zyyo.com 2、肖志飞,医药经济报记者\资深编辑 3、陈志勇,中国日报记者 原载: 《医药经济报》2005-10-10商务版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昆明珍友缘医药科技公司董事长,电子邮件: czj@zyyo.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