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不要让体育营销成为一种烧钱的游戏 7 上页:第 1 页 与品牌战略保持一致 不论采用什么层次或类别的体育运动作为营销传播的平台,企业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是:体育营销的手段与企业远景、目标市场等品牌要素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能通过战略整合实现协同作战,实现品牌的飞跃。 联想花费数亿元加入TOP计划,实际上是落实杨元庆“联想国际化”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联想以前大部分的市场集中在中国大陆,要想真正与戴尔、惠普等国际企业并肩,就必须走出国门去。大家都知道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通过什么方式去克服传播上的障碍呢?奥运会的国际性与广泛参与性正好可以满足联想国际化的要求,加入TOP行列为联想打通了一条通往世界的罗马大道。从这一点上看,联想的投资虽然不菲,但从品牌战略目标考虑还是有道理的。 体育营销≠体育赞助 不要仅仅把体育营销理解为赞助。有些企业以“投广告”的思维搞体育赞助,以为拿出个几十百把万赞助某次比赛,在场上立块广告牌或拉个横幅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几家参与赞助的中国企业就是如此。殊不知这样的营销除了当时与观众混个脸熟外,并无多大的实质意义。 体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体育赞助是其一种运作形式,或者说只是一个工具。体育营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体育赞助,但却不完全依赖于体育赞助。在西方成熟的体育营销运作模式中,一般企业要花数倍于赞助的费用以广告投放、公关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扩大式传播,从而达到整合的功效,力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一个品牌的沟通高潮,产生轰动效应。 体育营销不是炒作 很多企业认为体育营销就是一种炒作,只是利用体育赛事造势,达到促销和宣传的目的,这是一种目光短浅、浪费资源的思想。1998年法国世界杯时,国内厂商五花八门的“世界杯”促销便是一例,或是通过降价,或是通过巨额抽奖来吸引消费。短期内虽然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占有率,但却忽略体育营销的内涵,对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及品牌的树立并无任何益处。 炒作或许是市场的一个爆破点,可以使品牌在短期内迅速到达一个最大量的受众群,赢得眼球。但体育营销不能止步于此。体育营销的目的是要提升品牌价值,塑造品牌的强势地位,从而依靠品牌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这才是体育营销的完整要求。因此,企业就必须要有系统的体育营销计划,通过点与线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让其品牌借助体育活动渐渐深入人心。 让消费者参与进来 体育营销不应该只是企业的“独舞”。事实证明,一种能吸引消费者参与的营销模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回报。火爆神州大地的“超级女声”即是明证。体育营销运用得好,完全可以促成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并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 2001年,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你买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这样的广告语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积极参与——买一瓶水就为申奥出了一份力,又不多花钱,这样的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这正是农夫山泉的高明之处,企业投入不多,却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参与申奥的荣誉感,而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也随着这次活动更上了一个层次。 客观地说,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体育营销意识、策略、方法、力度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差距,在这样的前提下,烧钱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是难以避免的现象。我们现在要做的,只能是努力去学习、摸索,少走一些弯路,少烧一些钱,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到不烧钱,并从体育营销的宝藏中淘出一桶桶黄灿灿的金子来。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651020200,电子邮件: china54@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