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管理”能否催生世界级企业家?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式管理”缺乏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搞市场经济无疑是让人感觉拿到了可以行骗的通行证。对企业目标的狭隘理解,使得中国企业家目前还意识不到企业家究竟有多大责任。郎咸平教授提出,中国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在于信托责任的丧失。中国老板们关心的是职业经理人怎样才能不骗老板,这种信誉的缺乏是随处可见的。一个缺乏整体市场经济人文基础的环境下,要培育出世界级的企业家那才怪呢!而“中国式管理”是在破坏市场经济的人文基础的建设,而不是促进市场经济人文基础的建立。比如,我国很多企业提出员工要感恩于公司,但李嘉诚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企业养活员工已经是过时的经营理念,现在新的经营理念应该是员工养活公司,养活企业”。 为什么说“中国式管理”是破坏市场经济的人文基础呢?我们知道,企业竞争需要几种精神,而这些都是“中国式管理”所泯灭的。 1、个体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在“中国式管理”中强调的是集体负责的精神,这种不能落实到个体个人头上的责任,必然导致企业效率的丧失。于是,在中国式管理的倡导下,明哲保身、推诿责任的平庸主义必然盛行。看似对集体的维护,实则是对个人创新精神的扼杀。这种企业,必然丧失企业的精神。 2、公平竞争的勇气 在创造世界级企业时,要有“逢敌必亮剑”的精神,勇于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竞争,企业家更需要的是坦荡的胸襟和开拓的勇气。而“中国式管理”更多是只是教人守成而非创业。 3、自由的思考能力 对一个“修已”到位的人,首先的要求就是放弃自己独立思考的权力和能力。当一个企业的员工个个被教化得都“没有任何理由时”,实在想不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会从哪里冒出来? 人性光辉的丧失,手段与工具的颠倒。 所有的中国式管理,都围绕着一点,那就是如何更有效的让人成为工具。所以,无论是宽容的授权,还是领导的独裁,在本质上是没有改变员工是工具的思维的,正是这种思维注定了企业难以成为世界最前面的创新者。 基督教认为:任何人都不能被当成其他目的的工具。在谈论企业的管理模式时,不可分离的是社会的人文环境。但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从本质上讲都是把人当然实现天下大治的手段,这种不以人为社会进步的目的的管理思维,是担当不起培育世界企业的重任的。 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企业的强大与先进,但这只是美国甚至欧洲几百年思想进步的结果而已。先有文艺复兴,后有制度改革,工业革命。看不到世界先进企业家背后的人性的光辉,想以玩弄人性弱点的“中国式管理”来催生世界企业家,这个玩笑开大了点! 海尔流行一句话:“要想一滴水不干涸,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到大海里去”。同样的,我们中国优秀的管理文化和思想,要想发扬光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融入到世界的文化与管理思想中去。勇于抛弃传统管理思想中的糟粕,认真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才能够造就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家。其实,在中国、中国台湾,已经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企业家。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出世界级企业和世界级企业家,但这不会是抱残守缺的结果。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hgname@12.com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