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绕开利益纠纷,换个方式来与经销商沟通

绕开利益纠纷,换个方式来与经销商沟通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1-08, 作者: 潘文富, 访问人数: 9992


7 上页:第 1 页

  那么,这个智慧和经验如何才能在厂家业务人员的手里转换成利益呢?进一步说是转换成经销商感兴趣的利益呢?在这里,我们把这些智慧和经验统称为知识利益。

  1, 什么是适合经销商的知识利益,

  现在许多经销商虽说也是公司化形态,但与正规的公司管理方式还有很大区别,厂家业务人员所在书本和企业接触到的管理系统是适合正规企业化的公司,并不适合经销商,照搬企业的管理系统推荐给经销商,基本上没什么实用价值,还会被经销商看成是带有浓厚的书生气。

  2, 如何来补充适合经销商的智慧知识利益呢?

  保持再学习,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适合经销商的知识利益集中在老经销商、厂家的老业务人员、专业的经销商问题专家等人的手里,积极的争取与这些人的讨教,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保持各类市场营销书籍和网站的阅读,将原来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新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有机的交融,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的知识利益。而不是零散的。

  3, 如何解决经销商信服度的问题

  再好的知识利益,要想让经销商接受并承认其价值所在,首先必须引起经销商的关注,产生兴趣,然后才能言及就此问题展开与厂家业务人员的学习与商讨。

  引起别人关注的事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某某某学雷锋这种正面事件的自然传遍率和引起关注的程度都比较有限,而某某是新时代的南霸天和刘文彩,这种事件传播起来就快多了,在对经销商的业务指导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进行正面的经销商经营性事务的指导上,厂家的业务人员在经验积累和观察角度上自然没有经销商那么深厚和多元化,也就是说不具备比经销商更强的赚钱能力,但是,由于厂家业务人员的信息来源和经历较广,对经销商所出现的各类负面事故知晓的比较多,某某某经销商被自己员工坑了,那家经销商被政府部门查封了,某某某经销商被下线客户骗了等等,这些负面事件非常容易引起经销商的关注和进一步追问,毕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谁也不希望这些事故出现在自己身上,并且随着市场的复杂化,事故的类型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许多事故的创新性是经销商坐在家里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

  及早的知道,及早的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是每一个经销商都会关注的重点,由于经销商自己的视野和信息来源有限,这些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及时性自然不及厂家业务人员,如果厂家业务人员能有这方面的信息来源,是非常容易引起经销商的关注和,并且,由于厂家业务人员所接触的经销商事故案例较多。所具备的观察分析能力也要强过于经销商,在这点上,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经销商工作的切入点。如果没法证明你能给别人带来利益,至少可以帮助别人躲避风险。

  4, 从员工到老板

  在与经销商接触的初期,厂家业务人员干脆不把自己直接定位成能指挥经销商的厂家业务人员,而是从帮助经销商培训其员工入手,毕竟,厂家的业务人员综合所受的专业培训还是比较多的,综合素质比经销商的业务人员是要强不少出来,这点也是经销商所能肯定的,那么,厂家业务人员先别忙着指导经销商,而是先从帮助经销商业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入手,等于就是为经销商培训他的业务人员,这点上经销商就很容易接受了,在获得经销商的认同和赞许后,再逐步过渡到对经销商本身的指导上来就相对容易的多。  

  5.学习成本与收益

  学习肯定是有成本的,无论是跟随老业务人员后面学习,还是花钱去听专家讲课,还是购买相关书籍,这都是要花费费用成本和精力成本的,但笔者认为,花成本学习这些实用性强,有实战意义的东西很值得,甚至比学MBA都合算,因为,学习也是有收益的,除了利用所学到的技能有效的管理好经销商,同时还能稳固一个属于你的的经销商群体,这将对厂家业务人员今后的发展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潘文富,上海英昂企业咨询有限公司CKO(http://www。inoutchina。com),中国经销商研究发展中心(DDRC)高级研究员, 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消费品行业十余年工作历程。具有经销商业主、企业营运管理者,咨询顾问等复合工作经历及视角。在企业工作期间,历任业务代表、业务主任、分支机构主管、区域销售经理、高端产品推广专员、市场研究经理、培训师、市场部经理等职。在从事个体经销、企业工作、顾问期间,涉及领域包括快消品,纺织品、人力资源管理 、广告设计等行业,在四十多家营销财经类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万字,出版关于经销商问题、个人创业问题、低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个人专著十二本。电子邮件:Email: panwenfu@vip.sina.com

1 2





关于作者:
潘文富 潘文富:私营业主出身,经营家族经销商公司十多年,同时在多个著名生产企业历任销售经理、市场部经理、培训师等职,具备经销商业主和生产企业经销商管理人员的双重视角和经历。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经销商公司的内部管理优化,公司化改造,创新经营策略,营运成本节约,厂商关系优化等方面,拥有全国最大的经销商课题库,对经销商公司所涉及的四百多个课题保持着长期的素材收集和解决方案研究.
查看潘文富详细介绍  浏览潘文富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关于和经销商沟通的一些看法 (2011-09-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翔飞)
*“借”经销商的人,卖自己的货 (2006-03-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吕庭华、王琪奇)
*沟通:决胜于感性 (2005-11-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羿锋、钟震玲)
*经销商,你的支点在哪里? (2005-11-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徐勉振)
*浮躁的经销商 (2005-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得草)
*业务员和经销商沟通的“支点”,找到了吗? (2005-09-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匡振庆)
*缔造厂商之间的专业客情 (2003-06-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魏庆)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3 05: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