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破解数码相机“中国结” 7 上页:第 1 页 索尼和佳能的局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索尼和佳能依然是中国数码相机的霸主,2005年索尼在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的份额为25%,佳能公司为20%。 索尼第一、佳能第二的局面已经在中国市场持续了3年以上,虽然佳能一直表示要超越索尼成为销量第一的品牌,但是两者的关系并未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是简单。 杨志斌认为索尼和佳能走的路线各不相同,直接竞争的机会不多。长期以来索尼走的是“时尚路线”,依托其品牌优势,不断以新品冲击市场,取得了很大的份额。佳能在技术上有优势,尤其在数码单反领域,索尼对市场的错误判断使得佳能在该市场具有垄断地位,从未来看佳能的后劲可能更足。 易观赵月旺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800万像素以后,人眼的分辨力到了物理极限,佳能的技术优势会更加不明显。他认为索尼和佳能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共谋市场。“佳能侧重镜头技术,索尼的优势在外观设计、机械制造等”,对于数码相机而言,核心技术还是镜头,因此赵认为佳能的技术虽然少但更为核心,而索尼的技术虽然多但很少有核心,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包围和反包围”。 在索尼和佳能的未来关系方面,杨和赵的观点颇为一致,他们认为未来两者合作的可能性大于对抗,2005年日系企业经历了“反日”潮和“CCD”风波,这对韩系、美系相机有一定的帮助,随着韩美企业加大投入,以及越来越强大的善于价格战的本土企业,日系企业的合作将更为紧密,在此次CCD风波的处理上,日系企业步调一致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威胁数码相机市场的力量 今年拍照手机的普及程度大为增加,并且随着手机像素的提高,手机可能取代低端,乃至中端相机的说法较为普遍,对此相机企业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索尼公司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手机有拍摄功能,但照相手机与数码相机仍是两大不同类的产品,它们面向不同的消费者。索尼公司的调查显示,许多照相手机的消费者会使用手机捕捉身边的景物作为手机屏幕背景或发送给朋友分享。这与数码相机使用者会将相片上传至电脑等其他设备、或将其打印等消费习惯有很大的不同。此外手机的效果即便与低端相机比都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照相手机和数码相机并非两个此消彼长的市场,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 佳能公司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虽然多种功能整合是数码和电子产品发展的趋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拍照手机都难以取代数码相机。因为较低端的数码相机在像素和成像质量方面都优于可拍照手机,而在照片输出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则更加明显。佳能仍然会保持每年发布几款低端入门级数码相机,并且会保证较高性价比,更注重功能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