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把脉品牌承诺 7 上页:第 1 页 品牌承诺的两难。 品牌需要承诺,但承诺往往又很难百分之百的兑现,企业的承诺与消费者的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博弈,完全的客户满意是不存在的。企业追求的是利润,即使是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也往往不能脱离其长远利益的考虑,微软公司赞助中国的青少年发展计划,目的是为了从青年时期就培养对微软的忠诚;消费者希望企业都能百分之百地兑现他的承诺,但如果企业这么做,成本肯定会大幅增加,所以即使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在品牌承诺方面也要非常小心,不轻易承诺,但承诺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兑现。 今年3月以来,跨国大品牌在中国被曝光者可谓层出不穷:宝洁SK-II被诉含有有害成分,亨氏、肯德基、麦当劳、家乐福等先后“触雷”苏丹红。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光环似乎被增添了几分阴暗的色调。这种质疑声是从去年的普华永道怠工事件开始的,媒体纷纷质疑“跨国公司无文化”,认为跨国公司普遍存在不尊重本土员工,钻中国法律空子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千万不要去神话这些跨国公司,他们对利润的渴望没有什么两样,不要认为优秀的公司就没有问题。优秀的公司,重要的是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而不是狂妄自大。 所以说,在对待品牌承诺这个问题上,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摆平心态,不要盲目迷信这些知名品牌,要能进行理性的分析。 企业如何进行承诺。 首先,承诺要找准点。 有些企业喜欢承诺,但往往正如孔子所说,喜欢承诺的人往往无法兑现他的承诺。品牌是需要有特定的消费群体的,品牌的承诺也一定要要结合产品的定位,找准承诺的群体和承诺的点。比如说,星巴克这个品牌,他的承诺就是为职业人士提供一片忙中休闲的场所,所以他非常服务质量和室内的艺术设计。戴尔电脑承诺价格更低和个性化配置,采用直销的方式,实现了成本的大幅下降,实现了自己的品牌承诺。苹果公司靠创新、惠普公司靠科技,不同公司的品牌承诺也是有差异的。 其次,承诺要量力而行。 也有些企业喜欢随便承诺,本来自己的产品品质不是最好,但品牌口号是以品质为主,本来服务不到位,却说自己是精品服务,结果最后导致消费者有上当的感觉。对于品牌承诺而言,重要的不是承诺了多少,而是做了多少,兑现了多少。 海尔品牌的打造,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行业的发展进行承诺。最初海尔以“砸冰箱”塑造品牌形象,告诉大家我的质量好;后来海尔走服务的路子,以服务创品牌,并且海尔很好地履行了他的服务承诺,成为海尔品牌非常重要的特征;现在,海尔非常关注创新对品牌的支撑,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让海尔的创新承诺变成了现实,并且赚足了眼球,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第三,承诺要细致,能够兑现。 承诺容易兑现难,有些企业承诺了一大堆,但一旦真的出现了质量问题,客户要退要换的时候,企业却找出种种理由拒绝。很有意思的是联通的品牌宣传语是“联通手机信号好,地上地下全覆盖”,地球人都知道联通的信号不好,不知道联通公司的哪位“策划大师”搞出这样一句欲盖弥彰的话,这就是典型的承诺不能兑现的例子。 另外,很多企业承诺自己的服务好,什么彩虹服务、百分百服务等等,但是产品真的有问题了,你拿去维修,这时才是最检验服务承诺的时候,但很多企业在这个环节做得非常差。一次一个朋友的国产笔记本买来不久就发现掉漆问题,拿到北京的维修中心维修,结果维修人员爱搭不理,说面板不在三包范围内,只换不修,但朋友说这是质量问题,不是磨损问题,维修人员说你打电话到总公司询问,后来折腾了半天,才同意给换。这就是企业承诺的服务没有细化,没有很好地去培训自己的服务人员,结果导致了整个服务承诺的空洞无力。 要让企业把品牌承诺兑现,关键是让企业对品牌塑造有正确的认识,品牌的宣传、承诺很重要,但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基础,做不好这些,品牌的承诺就悬在了空中,根本经不起风吹雨打。做品牌要有“细水长流”的心态,不要浮躁,急于求成,要耐心、细心,要多关注消费者关注的东西,通过各种渠道与消费者沟通,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品牌从知名度走向美誉度和忠诚度。 韦华伟,北京远创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资深管理顾问,清华大学MBA,《中外管理》《财智》《中外企业文化》《人力资本》《销售与市场》等几十家知名媒体特约撰稿人,主持过50多个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咨询项目,客户包括中国电财、湖北移动、国美电器、首信集团、蒙牛乳业、好利来食品、首都机场等几十家大型企业。联系方式:weihuawei@vip.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