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角银边铁肚皮 日韩中企业模式差异比较 7 上页:第 1 页 韩国“将文化” 支持的“银边”战略 以三星、LG、现代等一批跨国公司的崛起为标志,韩国经济完成了向高级形态的转化。以名声最大的三星公司为例,三星利用信息产业向数码时代转型的契机,在手机、平板电视等数个产品上形成了世界级的规模,尽管三星在产品上的优势某种程度上受益于其在内存、LCD上的先期投资,但三星真正的优势在于其工业设计能力,它对市场变化趋势的把握及基于市场变化趋势的产品开发,是三星真正的特色所在。 三星总裁李健煦有两句话可以很好的代表韩国民族的个性特点,一是“21世纪是一名天才能养活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时代。”说明韩国企业管理非常重视对“将才”的选拔和作用的发挥;二是“除了老婆孩子不变,其他都要变”,说明其敢变善变的特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韩国人自称为东方的爱尔兰人,作为备受欺凌的民族,逐渐养成了一种倔强不屈的性格,同时非常感情化、有血性。这种文化特点使得韩国企业比较适应产品开发上多变的特色,形成了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银边”战略。 中国“帅文化” 支持的“铁肚皮”战略 中国一些比较大的企业最近的一个动向比较值得关注,那就是联想、海尔、TCL这些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市场崛起的比较优秀的民族企业,在企业的二次创业选择上,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基于运营管理规划企业发展的战略。联想在收购IBM电脑业务之后,事实上更强化了和戴尔类似的电脑销售公司的企业定位;海尔CEO张瑞敏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戴尔的关注,海尔近一段时间着力推进的流程再造、“人单合一”战略变革,本质上也是一种基于运营管理的企业战略,我们还看到这些企业在向核心技术突进上基本上都选择了回避的策略,或者企图通过并购来满足产品技术上的缺失。 在创新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全民呼吁核心技术的舆论环境下,是不是这些企业不思进取?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更可能的是,这些企业家在带领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越来越感到现在的民族文化个性对向核心技术突破的制约,甚至不可能。华为等通讯领域的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并不能作为反例。从企业发展的形态来说,华为应该说还没有达到海尔、联想同样的发展程度,比如海尔在冰箱领域、联想在电脑领域已经取得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华为还没有做到。华为本质上现在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只不过它是在技术行业的劳动密集,赚取的是国外劳动力和中国劳动力在技术领域的差价。 与日本和韩国的民族文化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文化要表现出更多的多样性。但有一些是共同的、甚至根深蒂固的,和日本的“兵文化”、韩国的“将文化”相对,可以称之为“帅文化”,从组织角度,比较注重企业核心的作用,中国在智慧谋略上的积累也大部分集中在“帅”上;从个体角度,则体现出比较大的自我灵活性,从而也带来组织的难度,所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的说法。而无论核心技术、还是产品设计都需要严谨、长期、组织化的素质特点。所以,中国的领先企业选择在运营领域进行二次突破,至少是有不得已的一面,是否在这个领域能够形成基于民族文化的竞争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如果用棋局来比喻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状态,那么美国担当着什么角色?美国担当的是标准制订者的角色;形象的说,美国就是那个决定棋盘是十七格还是十九格、是按点数决定胜负还是按围空决定胜负的规则制订者。业界有个流行的说法: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但是我们往往把卖标准简单化了,认为卖标准的就是制定出来一个标准然后就不劳而获的收钱,其实,美国企业担当标准制定者的角色,是由一系列长期积累的核心优势做支撑的,比如它的基础研发能力,它所拥有的全球知名品牌,甚至它在军事、金融、大学教育等方面的优势,都是美国企业能够作为标准制订者的内在支撑。 原载:《财富时报》 秦合舫,北京市水木经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企业发展战略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不确定性”、“差异化”、“长变量”,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专著包括《战略,超越不确定性》、《战略,创造差异化》、《战略,打破宿命》,电子邮件: qinhf03@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