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困兽”陈天桥

“困兽”陈天桥


《环球企业家》, 2006-02-28, 作者: 刘婧, 访问人数: 3063


7 上页:第 1 页

  【豪赌】

  陈天桥曾回忆,他制定现在这套战略时,“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几乎剩下时间全都是思考该如何转型”。当有一天晚上,他终于把大致的方案理顺,兴奋地给公司各个副总裁级别的人物打电话时,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高管都不看好,而据坊间流传的消息,在后来高层讨论的会议上,总裁唐峻、副总裁陈大年均与陈天桥“拍桌子反对”。

  但陈天桥还是对自己的想法充满了信心,并在管理层逐一开始了游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自信心如此强的人”,公司的一位高管说。当时陈天桥和他谈了两个多小时,尽管这位高管认同了陈天桥那些极富逻辑性的说法,但是事后他还是心存最终能否成功的怀疑,“走出会议室,冷风一吹,就纳闷自己刚才怎么那么激动”,他说。

  直到2004年下半年,在一次高层会议上,陈天桥神情严肃的下了死命令,“这个事情,现在不是做不做的问题,是谁不做,谁走人的问题”,公司内部的公开争论才逐渐平息。 至此,所等待陈天桥的,只有大胜大负两种结局。

  在其最初设计的方案中,盛大将促使用户的娱乐中心从PC转移到电视上来,而盛大通过提供“盒子”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同时在电视上供应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游戏,还包括新闻、股票、电影等内容,这也被外界归纳为“IPTV战略”。

  2004年年底,“盛大盒子”终于诞生,陈天桥给每位中高层干部都分发了一台试用,但让陈天桥颇不高兴的是,该产品无论质量和销售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盛大的一位高层回忆,他摆弄了一晚上都没有搞定,而第二天上班,陈天桥到公司也抱怨,他连了四个小时也没连上,据称样品现在大家都还留着,当电风扇用。试售情况同样并不理想,盛大委托了浙江义乌一位关系要好的经销商帮助试销,这是一个典型的高端富裕市场,但“这样的市场一个月才卖了20台”,这位高层说。

  而让陈天桥尴尬的另一方面是,盛大新战略也始终没有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交流中心主任陈育平曾明确表示,IP网络和电视网络的整合并不是某家公司决定得了的,虽然目前正在进行IPTV试点,“但试点的许可证并没有发给盛大”,他说。接近广电总局的人士称,IPTV牌照未来也只会发给那些全国广告收入排名前5位的电视台。

  在这种情况下,陈天桥仍然选择了继续实施该战略,只不过在黎瑞刚的提醒下,盛大在对外宣传策略上,再也不提“IPTV战略”,产品上也不再提“盛大盒子”,而是改为“家庭战略”和“EZ系列产品”,后者包括宽带娱乐门户软件EZ Center、针对家庭用户设计的高速电脑EZ Station、掌上网络娱乐终端EZ Mini,以及一套集合了EZ Center安装盘、EZ遥控器和红外接收器的宽带娱乐软件包EZ Pod。

  但现在盛大主推的EZ Pod在面世之前也是经历颇多曲折,据称在测试时死机过多次,公司内部一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EZ Pod是把“盛大盒子”的外观去掉,把软件掏出来后的产物。 唯一的救命稻草是,盛大与一些厂商签订了合作的协议,后者在2006年将为盛大包销ez pod。其中英特尔包销50万套,七喜电脑集团包销不少于15万套,海信数码包销5万套。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协议属于谅解备忘录,本身没有合同在法律上的效力,而且厂商也并非只帮盛大做销售,比如EZ Station 是使用英特尔的CPU,包销也是和CPU捆绑销售,在合作里面,英特尔也是获利的。

  【拐点】

  让盛大的故事别富意味的,正是其转型的动力——如果不是陈天桥这样一个富有长远识见的CEO,很少有公司愿意在自身盛极之时就寻求转型策略;同样如果不是陈天桥的过度自信,盛大不会一意孤行至此。

  “当别人把他捧成神,他也认为自己是神了”,陈天桥身边的人士称。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的CEO说:“他是赚了大钱的人,再让他赚小钱,就没劲了,所以注定了他做的事情很大”。而投资银行界一位人士表示:“每个人的精力和智力相差并不太多,别人做一件事时,陈天桥要做三件,凭什么都成功?”

  在陈天桥的身上,大与小的强烈对比始终存在。他既是一个细节管理者,也是一个宏大的思考者。在公司创立之初,陈天桥自称自己就像一个项目经理,事无巨细都要掌管,并和团队经常讨论问题到深夜。有一次因为服务器凌晨宕机,他听到属下打来的报告电话时,惊得从床上一跃而起。

  当一次陈的朋友问他为什么毕业后不入仕途,陈回答,“官员承载不了什么”,不过陈成为共青团中央候补委员后,陈身边的一位副总裁回忆说,“那段时间他很享受,天天跟我们谈起。”在该人士看来,陈天桥热衷于阅读各类史书,尤其熟读《毛泽东选集》,“喜欢从中琢磨如何把握和推动利益相关者的能力。”

  这种好大的心态,在陈对新浪的态度上显露无遗。2003年,新浪一直设想介入游戏但不成功,其主打游戏《天堂》也在四川与盛大发生了冲突,新浪高管层希望双方能够达成联盟。陈天桥后来出面和对方谈判,“当时的想法就是考虑到新浪在内容方面的影响力,希望可以提升盛大的主流价值”,一位曾参与此事的人士回忆说,“陈一直都很喜欢新浪,那是一种变相的喉舌的影响力”。

  这正是陈天桥思考盛大转型的时期,此时他想要把中国数亿家庭都变成自己的用户。“他觉得他已经是一支独秀了,他要开始谋划大局,这是他行为的全部基础”,和讯网前总裁谢文说。谢文曾给盛大提供过咨询服务,在接触后他认为盛大不是一家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因此也拒绝了陈天桥请他包装盛大的请求。

  一些盛大内部员工也认为,他们的董事长思考转型的结果是想通吃产业链,而且也只按照盛大的规则出牌。比如和某家公司联盟,口头上打着合作的旗号,但是所有协议都是盛大拟定。尽管这样的做法也曾碰到过钉子,比如与另外一家国内的强势公司联想,盛大就没有达成和七喜电脑类似的合作协议,因为“联想有自己的规则”。 

  在陈的静默期,一篇明显出自于盛大“枪手”手笔的文章登载于国内某报上,题为《盛大转型期的“痛苦”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启示》。结尾处,笔名“君临”的作者如此为盛大的转型定性:“在国外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多提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有必要多提倡‘陈天桥式’的冒险。毕竟我们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微软、英特尔那样的规模,在不算高的基础上,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对看得见的市场机会冒冒险,可能会有一部分牺牲者,但换来几家微软级的中国企业,难道不是得大于失吗?”

  无论如何,对于一向热爱自己制定游戏规则的陈天桥,最痛苦者莫过于,他所思考的事情,不为外界所理解。虽然行业内不乏有人表示,陈天桥不会失败,甚至这次失败了,日后必将东山再起,但不可否认,敢于表示理解陈的人,并不太多。

  “天桥的想法我们未必能一下子看懂,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他的考虑应该是从股东利益出发的。”分众传媒的董事长江南春说。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盛大游戏免费,帝国轮廓初现 (2006-02-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秦合舫)
*陈天桥,真买新浪 还是赚一把就走? (2005-03-17, 《人力资本》,作者:姜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5 05: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