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谁能重演“蒙牛+超女”经典组合? 7 上页:第 1 页 进入第三个段位 执行力,仅仅只是赞助传播考验企业的第一关,那是任何企业行为做事的最基本素质。在小心跨越执行力一关后,赞助商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面对,就是自己的产品力和品牌力。 孙隽在《超级策划》一书里,曾客观评价说,蒙牛极端文化下锻造的极端执行力,是一向主张稳定持重的跨国公司暂时所难比拟的,但是跨国公司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的产品更强,品牌也更强。 赞助传播,无非是希望借助赞助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为人所知道、并喜欢、继而购买。但是,在传播上处于前两个段位的人大多想的很简单,他们将传播在营销中的位置孤立了,认为传播就只是传播,而没有从企业整体运营的角度来看待传播的真正价值。 于是,处于前两个段位的人,即使侥幸借助赞助将品牌知名度放大到了极至,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知名度很多都是无效的,消费者最终消费的还是产品,而不是名气,如果产品不合他们胃口,他们绝不会花钱再买第二次。 蒙牛之所以能进入第三个段位,就是因为在选择赞助超女之前,它花费了很大心思对产品品种、口味和诉求点进行改造和提升。 伊利是蒙牛的老对手。在酸奶市场上,携手超女之前,蒙牛酸酸乳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伊利优酸乳几乎占据了酸奶市场的半壁江山。蒙牛分析发现,伊利优酸乳口味品种非常多,各大系列有9个品种,相比之下,在大众市场的中低端,蒙牛酸酸乳却只有原味、草莓、芒果和蓝莓四种口味。 并且,伊利优酸乳的“优”字,一开始就给消费者以强烈“品质优良”的心理暗示,品牌概念上占了先机;在诉求点上,伊利一直主张“青春滋味,自我体会”,比蒙牛酸酸乳“美味加倍,让自己更可口”更口语化,也更亲切。 试想,如果蒙牛在赞助前,不对产品力和品牌力进行重新梳理就冒然上阵,传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品种、口味可选择项不多,就会丢失一部分对品种口味讲究的消费者;品牌诉求点不易于记忆,不具备亲和力,与超级女声节目联系不紧密,与超女粉丝们14—18岁初高中孩子心灵上不贴近,品牌曝光再多,广告费砸得再多,目标群体们最后能记住蒙牛酸酸乳的,必然也会少之又少。 为什么又是蒙牛? 蒙牛赞助超女事件大获成功之后,很多人觉得,蒙牛实在走运,航天火箭被它碰上了,连业界公认的最大黑马——超女,它也能沾上光。 赞助性的事件营销,毕竟比不上广告投放和渠道招商,它的随机性太强,不可控制因素也太多,即便获得了成功,也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偶然的幸运,没有人觉得那是一种必然。但是,当一次次幸运接二连三降临在蒙牛身上时,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为什么又是蒙牛? 就象一首歌里所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蒙牛2005年演绎了“蒙牛+超女”的经典组合,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可以同蒙牛一样铸造经典。甚至,即使是蒙牛自身,脱离了2005年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段,以及特殊的人和事,蒙牛2006年能否与超女再续佳话,也是一个未知数。 2005年,蒙牛酸酸乳借超女一炮走红,其间有必然,也有太多的偶然。必然也许可以复制,但偶然是永远不能复制的。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蒙牛成功的表象。 是的,蒙牛利用超女赞助事件展开了立体传播,它有一个优美的广告和一位清纯的形象代言人,还有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经典广告词;它有庞大的渠道体系,并且让整个渠道与超女传播一起联动;它有魔鬼一般的企业执行文化和执行力,以及多品种多口味的良好产品素质,这些必然的传播要素,让蒙牛的超女赞助策略似乎无可挑剔。 可是策略一点一滴执行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正是那些故事,那些偶然成就的因素,让“蒙牛+超女”显得与众不同。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主策划人孙隽一开始将超女策划的想法说给上司杨文俊听时,被杨文俊一顿臭骂,如果没有孙隽事后的坚持和循循善诱,蒙牛超女的经典可能早已夭折。 当然,也有很多人羡慕蒙牛找到了张含韵,有两首清新悦耳的广告歌:《酸酸甜甜就是我》和《想唱就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酸酸甜甜就是我,还有一个让人一看就懂的绝好广告创意。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其间所历经的曲折、巧合、缘分和心酸,并非局外人所能体会。 如果孙隽最初与SHE经纪人签了合约,就不会有张含韵;如果不是朋友介绍认识了张含韵的经纪人李小麟,就不会有两首广告歌;如果没有蒙牛一个经销商的好想法,就不会有“酸酸甜甜就是我”;如果不是孙隽执着追求心目中的好创意,跟蒙牛定制广告片的,可能是盛世长城。 很多事情,单凭钱和策略,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商业所有的人性和变数,都蕴涵在一切“钱和策略的无法解决”之中。成功永远是“因人成事”,而不是“因事成事”。 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是精明的,超女总导演王平是挑剔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与“电视湘军”并肩作战,但蒙牛做到了。它能做到,并且做得很好,是因为它是一个软硬件兼备的好客户,也是一个有着足够人缘和幸运的好商家。如果不具备蒙牛那般素质和好运,那么奉劝一句,还请趁早别趟2006超女的混水。 钟超军,现在某公司从事品牌管理工作,非常愿意结交广大业内朋友,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多多指教!MSN:zcj6688@soh.com,E-mail: newmarketing@16.com 。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