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白酒“七喜三忧”--10大看点 7 上页:第 1 页 一忧——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能否得到有效遏止? 高利润产业,进入门槛低,注定了白酒行业与假冒伪劣的不解之缘。一些老名酒自不必待言,其防伪技术虽是升级了一代又一代,但纵观白酒市场仍能得见不少“似曾相识”的面孔,让人在切齿之余不禁深深感叹其生命力之巨大。而在中低档市场,由于受成本制约,相当多的白酒品牌还没有自己的防伪措施,这更是给了制假者以可趁之机,几乎到了“火一批随即仿冒一批”的地步,令业者“闻假色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些名酒防伪技术的提升,例如水井坊已采用了“纹理防伪技术”,一些制假者就纷纷将目标盯向了整套名酒包装的回收,令人防不胜防。 因此即使是在2006年国家、行业种种法令法规频频出台,强势打压,但是假冒伪劣现象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甚至有时还会激化,其杜绝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对此厂商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帮助其鉴别,增强其对假冒伪劣的防范意识是白酒厂商2006年一件大事。 二忧——终端进场费、跑店、压款以及霸王条款现象能否得到缓解? 虽然商超、酒楼、夜场等终端是个老话题,2006年主要问题还是终端进场费、跑店、压款以及霸王条款等细节问题。颇似苛捐杂税的进店费已成为行规,沉甸甸压在厂商的身上,使厂商难于迈开大步;跑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脚步加快,同时也与商家对酒店的观察不够仔细,造成有意或无意关店卷款而逃的现象频频发生,让厂商损失惨重;压款和霸王条款形成的原因更多的是白酒的供大于求所形成的,商家在和终端谈判时处于被动地位,使货款难于回流,厂商资金链经常断裂,苦不堪言。 这些问题在2006年乃至将来都不会消失,因为这些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物,经销商也只好从容面对,在各自的运作中自己总结经验,依据不同情况来找出解决办法。 三忧——中小白酒企业能否规避风险出路何在? 目前我国白酒业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即20%大型企业占有了80%的市场规模、利润与资本,2006年中小白酒企业前景将越来越不明朗,出路堪忧。 2006年我国白酒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如下逆境:(1)国家对白酒行业实行限制发展政策,对酒类产销实行综合治理,同时,对葡萄酒、啤酒的饮用进行建议和推崇,造成啤酒、葡萄酒、果酒等低度饮料酒的市场分流,直接导致白酒在酒类消费中比重下降,这种分化在中小白酒更加明显;(2)大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在加快,健康消费意识日趋强烈,使人们对白酒的“烈性”规避远离,这导致消费者对白酒的消费需求降低;(3)更高档洋酒的出现,使一些追求高档消费的群体不再热衷白酒,同时百姓崇尚名牌、认牌消费越来越强烈,使中小品牌市场空间进一步萎缩。(4)中小白酒企业技术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没有长远系统的品牌规划,随着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它们面临生死考验将是愈来愈大。 以上问题、症状以前就存在,2006年可能将更明显,中小白酒企业能否规避风险逢凶化吉,寻求新出路,对中小白酒企业已是一个迫在眉捷的课题,也将影响2006年整个中国白酒业。 原载:《中国酒业》2006第三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zg91@vip.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