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神州数码“拐大弯” 7 上页:第 1 页 进退之间 也许其他公司在这样的节点上,会依然做出进还是退的选择,但深受“拐大弯”理论影响的神州数码眼里,这个点不是一个点,仍然可以拉长为一个弧线,神州数码首先选择了内部分拆。 神州数码首先把四大事业部分拆为四个新的子公司:原神州数码IT服务集团独立成为IT服务公司,由神州数码高级副总裁陈勇任总裁负责;原神州数码企业系统事业本部更名为系统科技公司,由神州数码副总裁闫国荣任总裁负责;原神州数码网络集团、新龙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ATM生产及运营业务将虚拟合并为产品集团,由神州数码副总裁何文潮任总裁负责;原神州数码通用信息产品事业本部,更名为神州数码科技发展公司,由神州数码集团高级副总裁毛向前任总裁负责。 各虚拟子公司的总裁由集团统一任命,财务体系、ERP、品牌等方面也被强制要求统一,但具体的经营和管理将进一步由虚拟子公司自己完成。 熟悉联想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联想在1997年时候就实施了事业部向虚拟子公司模式的转型,当时联想分出了电脑集团、联想科技、联想集成、QDI等几大虚拟子公司,后面电脑集团与QDI合并成为联想电脑,联想科技则和联想集成整合为神州数码。 那么,分拆为虚拟子公司之后,是否也意味着神州数码已经下决心要重点培育IT服务业务,全力向IT服务转型了呢?我认为即使在郭为和神州数码的决策层头脑中,也还没有下这样的决心,而只是开始为进入临战状态打基础。 就是说,尽管前进了一步,但这仍然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对于IT服务市场到底能成长到多大规模,以及神州数码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地位,神州数码仍然在摸索和判断中,除非很清晰的看到,IT服务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同时它的优势地位也已经确立,神州数码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建立优势的分销业务。而且有可能如联想一样,在不得已的情况退回根据地发展。 转型的悖论 实施业务转型,对任何公司都是一个管理的难题。 特别是对于公司现有业务表现尚可,还没有到不转型就死的地步的时候,公司发展的惯性反而会成为转型的障碍。 所以这就形成一个悖论:在公司现有业务表现还比较好的时候转型,可以给新业务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在管理上又互相牵制;而当公司已经陷入困境的时候转型,公司变革的动力和热情不成问题,却可能没有实力去做了。 比如,我们看到的IT行业的典型对比案例是,IBM、三星、英特尔都是在公司陷入巨亏的时候转型,结果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而索尼、惠普在公司业务还比较好的时候主动转型,反而导致了进退两难。 联想在PC业务占据市场优势的时候向其他领域转型,结果都无功而返,从一个角度看,联想应该庆幸幸亏还有PC业务这个根据地在,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因为联想有了这个退守的空间,所以就缺少了进攻上的锐利,缺少了一种“一往无前”的勇猛,而在稍微受到挫折的时候就选择掉头。 对于神州数码来说,在刚分家的时候,业务不明,队伍不稳,实力不强,选择平稳过渡应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站在现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仍然犹豫蹉跎,则可能错过历史机遇,从而使自己变得平庸。正如一首歌中所唱“该出手时就出手”,要成为一家卓越的企业,神州数码需要给自己注入“偏执”的基因。 原载:《人力资本》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qinhf03@hotmai.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