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酒业:理性面对,莫慌张 7 上页:第 1 页 警惕新的洋垃圾酒出现 在采访中,众多业内专家学者、企业领导一致表示,洋葡萄酒进来是一件好事,但要当心鱼龙混杂,警惕新的洋垃圾出现。他们希望通过媒体向消费者传达一个概念,即:洋葡萄酒不等于就是高档酒的。 想来也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心理上很容易把进口葡萄酒与高档葡萄酒划上等号,结果常常闹出笑话:花30、50元就喝到一瓶号称来自波尔多的高级葡萄酒。细心者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的确存在。当第二轮洋酒潮在国内掀起的时候,难免有不法酒商会利用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心态进口洋垃圾酒以牟取暴利,蒙蔽消费者进而扰乱市场。 呼吁行业权威机构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的维护和整顿,从源头上控制洋垃圾的入侵,在进口上要规范把关,要查明来源。在市场上要监督执法,严惩不贷,让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同时,媒体是沟通消费者、品牌商、供应商的桥梁。也应主动参与、有效监督、激浊扬清,担当起行业道义。 多管齐下,理性应对 作为21世纪基本销售模式之一的体验营销,是民族品牌应对洋葡萄酒争夺国内市场的一项基本对策。在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中,新天和张裕在这方面表现的较为活跃,高端葡萄酒靠品酒会推广的模式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厂商所认可。利用体验营销的方式打造自己高端酒品牌的形象,是抗击洋葡萄酒品牌的一种有效手段。 象法国的波尔多强调产区概念的优势一样,我们也应利用具备国家公信力的平台加强对国内葡萄酒产区的进一步认证,通过对葡萄生长环境和葡萄酒质的描述,通过主流媒体,行业权威机构推荐,明确权威认证的产区优势,这也不失为抗衡洋品牌的一大利器。 提倡国家营销概念,通过外交途径,由商务部牵头,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措施,组织国内葡萄酒企业走出国门,利用搞品酒会,打擂台等形式,主动出击,深入对方腹地,达到提升自我品牌的目的,进而在国内市场上与洋品牌较量时凸现优势。 近年来,葡萄酒作为一个成长性较快的长线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高度发展的有利形势,形成了有利于本土葡萄酒企业发展的跟洋酒相抗衡的喜人局面。随着中餐在世界各地的兴起,中国菜配中国酒已经成为本土葡萄酒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直白的说,新国标的诞生就是中国葡萄酒产业实施国际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标志。 预言:3年后,进入国内的洋葡萄酒面临洗牌 有专家指出,卡斯特与国内经销商的结合在目前阶段是一种成功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洋葡萄酒不发展自己的经销渠道,而是光靠国内的经销商销售的话,估计不是其最终的模式。 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洋品牌葡萄酒因自身的优势所在,容易切入国内消费者的心理,所以洋葡萄酒在中国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新的品牌,不管是本土品牌还是洋品牌,均需要持续投入,持续发展,并对网络渠道进行有效管控,否则将是昙花一现。 理性分析后不难发现,洋葡萄酒进入中国与本土品牌对决市场并不是什么坏事,业内人士不必为此杞人忧天。好比餐饮业的麦当劳、肯德基进入国内几十年也没有摧毁我们中国的餐饮业,相反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 洋酒大潮出现后,估计国内的葡萄酒市场一度会让这些洋品牌们风光一阵,但随着市场管理的规范和消费者的比较,那些浑水摸鱼的洋品牌自然会遭淘汰一批。可以预言,2、3年后洋葡萄酒将会面临一次洗牌。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酒海观潮》杂志副总编,电子邮件: zy55055@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