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战略分驰,彩电巨头决战平板时代 7 上页:第 1 页 向左还是向右? 平板向左,3C向右—这无疑是个战略问题。而在有限的企业资源下,倾力于何处,这将考验企业家的智慧。 企业战略布局,通常情况下,要看三个资源能否支持: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如果说因为下手早,2005年平板电视让海信焕发容颜,那么2006年倾力打造“平板航母”的无疑是创维。 此前四个月,创维位于深圳石岩的平板电视生产线加速建设。至本月初,创维耗资5亿人民币打造的亚洲最大平板电视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经落成待产。至4月11日,创维召开其2006年新品订货会时,拿出了几百个型号平板和高清电视的样品,并在业内第一次提出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三新理念”。这是创维在主业领域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投资,对比这项投资的规模,创维在其它产业上的投入毕竟有限。 与其他巨头相比,创维更类似于白电盈利能力最强的格力空调,“专注做彩电”。也正是这一贯穿始终的企业发展策略,才让民企出身的创维在六年内把销售规模从30亿元提升至过百亿。 事实上,依据目前市场销售状况,在平板电视倾注重兵的还有海信、厦华、TCL,谁也不敢懈怠这次市场机遇。 但是,4月18日,长虹通过其新品牌形象新闻发布会,却向外界传递其“全面进军3G”的新战略。长虹董事长赵勇称:“我们的资源会集中于三大技术领域,这三项技术分别是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工业设计。” 这一战略中并没有提主业电视,而是把“宝”押在了3G融合。 2002年倪润峰剑走偏锋押宝背投,曾取得技压群芳的效果,并取得漂亮的财务报表。此番长虹再次与行业发生取向分离,能否再出奇迹仍需时间检验。 市场无界:本土企业最大的考验 当国际巨头纷纷调整转移制造中心,将打着洋商标已经完全实现本土制造的产品摆在中国市场的时候,本土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国际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了要走出去“与狼共舞”,所以出现了前面的海尔和后面的TCL。走出去是成功还是失败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条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是必然的选择。 今后不存在中国市场问题,只存在全球市场中的中国区域市场问题。创维数码CEO张学斌认为:“中国品牌的生产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等优势已经被打破。外资已经全面享受到这些优惠,本土企业过去在市场的比较优势现在已不负存在。” 如果谈优势,外资品牌反而更有优势,他们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虽然产品上已无本质区别,但他们的价格还是能以每台高出本土品牌1000元~2000元,然后再拿出每台20元~30元来激励促销员,再跟本土品牌在终端竞争,这一招很有效。 不过,总体来看,张学斌认为依然是有区别的。“第一,中国企业的效率高,外资决策太慢;第二,中国企业在应用技术的整合上,有优势;第三,他们的整体运营成本还是很高。” 而在彩电技术上,本土企业和外资品牌的产品技术差距已区别。PDP、LCD上的技术已经存在半个世纪;不存在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视角问题,现在能达到170度,非要达到180度是没有意义的,还有反应速度问题,现在能达到4毫秒,再追求2毫秒也是没有意义的。人体是感觉不到的。 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还是存在几个弱势:1、品牌差;2、这个产品对技术还是有要求的,对图象处理也有要求;3、随着3C融合,很多技术要融合进去。不同的市场,要有不同的技术去配合,这是有难度的。 平板时代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当所有企业同处一条起跑线的时候,行业的又一轮洗牌已在所难免。 左右环顾,谁能在平板时代胜出,无疑要看谁的投入大,谁的掣肘小。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