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国际化,中国企业屡遇“拦路虎”

国际化,中国企业屡遇“拦路虎”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6-28, 作者: 王旭升, 访问人数: 2263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企业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在人才,技术,品质、创新和品牌渗透。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看到自身努力所带来的国际化市场价值,在众多中国企业疲于应对各种贸易壁垒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敬佩中国某些国际化企业的高瞻远瞩。

  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追求品质卓越和技术创新是以华为、联想、TCL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一贯追求的宗旨。截止目前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1000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据2006年(第20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数据显示,华为在2005年的研发与发展投入高达474,807万元,占其营销总收入的10.11%,名列中国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之首,即使是在国际该项投入比例也是名列前茅。TCL更是早在03年便实施了“零铅工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同时过滤各种电气和电子产品中的各类有害物质,联合上游采购商成立“绿色采购联盟”,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符合并高于ROHS标准。主动向国际标准看齐,将能耗问题作为重点攻关对象,TCL集团旗下TTE一直是美国能源之星的会员单位,TCL液晶电视早已获得美国能源之星标准的认可。据测试统计,TCL液晶电视待机能耗仅为中国强制性能耗标准的1/3,待机功率不超过1W,TCL已经成为国内目前首个完全突破欧盟能耗标准壁垒的彩电厂商。

  在国际市场进行品牌渗透,从TCL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联想收购IBM的PC部,到华为、浪潮等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换标”事件,所有这些举措无不说明中国企业在争取国际市场的“友好”。当然,品牌建设是漫长而艰辛的,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这需要企业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有些时候,进攻恰恰是最好的防守。

  看到部分国内企业做到未雨绸缪,主动出击,达标或高标于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众多企业的无奈。为什么国外市场总是给我们带来各种贸易壁垒,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产业标准?即使有标准,为什么得不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我们难道只能处于一种战略防御状态吗?

  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内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一直都没有真正成为行业标准,政府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组织和引导民族产业,形成自己的产业品质标准,组织产业内唯一的专门认证机构加以鉴定,再由国家对该项标准进行立法,形成商业法规,强制要求必须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在中国市场流通,而此类标准在技术上可以达到,甚至超出同类的国际标准。这对很多国内企业暂时是痛苦的,但从长远看,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一段过程。以华为、联想、TCL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就是通过了若干年的卧薪尝胆,自律超高标准,重点科研攻关,主动迎击各类“指令”,得到了市场的肯定。积极参与世界竞争,来实现国际市场本土化,本土市场国际化等一系列国际化理想。

  当然,要成为国际化企业,企业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和风险。TCL作为中国家电行业最早试水国际化的行业巨头,在兼并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后,协同效应没有完全呈现,企业经历了多次的阵痛,重组调整至去年还扣着利润亏损大户企业的帽子,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有些许扭亏为盈的迹象,渴望在年底能够实现盈利。以兼并收购方式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也有成功的例子,自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仅两个月后就实现盈利,整合进程顺利。2005年8月10日联想在香港公布的2005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05/06年第一个季度营业额达到了196亿港币,同比增长234%,集团整体毛利率提高了1.2%。新收购电脑业务的协同效益及供应链效率较预期提前显现。 

  国际化的道路上充满了诡异莫测的风险与机遇,独立个体存在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暴中还是略显单薄,需要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有组织、有节奏的吹响进军国际的号角。国家扶持民族产业成长,各民族产业的总体效率也同样决定了国家的竞争力,大市场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将面临着“国际化”的考验。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angxs@zlz.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在中国 (2008-03-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授诚)
*关于中国企业如何更好更快走向世界的思考 (2007-12-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志起)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需要降温 (2006-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玉国)
*中国企业何时能踢“世界杯” (2006-06-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相晓冬)
*易春雨:中国企业国际化误区解读 (2005-09-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韬)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项原则 (2005-09-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尹传高)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