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谁说葡酒要“井喷” 7 上页:第 1 页 画饼充饥——自骗 同样,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4年到2000年,相比于世界年产量6.5%的增长率,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了61.8%。到2006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况且,单从近几年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分额上来看,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高增长,去年的全国销售总额也超过了100亿大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迷人数据的诱惑,国外葡萄酒巨头纷纷挺进,国内几大巨头发力的同时,支撑白酒行业半壁江山的茅台、五粮液等也纷纷高调加入这一行业,期望在这一面临“井喷”的“摘亲”行业里大捞一把。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一大批不怕牺牲的勇士前仆后继的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先不论市场接受度如何,单在这行业企业内部,早就闹翻了天。 说到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来:记得在不久前,在很多媒体上出现了2050我国人均月薪将超过1300美元的报道,对此,有一媒体发表评论——拿2050年饼能否解今天之饿。同样,在我国葡萄酒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它的美好未来,但途中的荆棘与问题谁来解决?这不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的做法又是什么。 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恐怕最爱的不是葡萄酒也不是黄酒,而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白酒。朋友聚会、家人团聚、商务宴请等等,哪一样能少的了两瓶白酒。尤其是对于舶来品葡萄酒来说,想要达到如同白酒一样的地步,可谓难比登天。再加上葡萄酒企业自身的一些弊病与弱点,想要真正的征服中国的普通大众老百姓,没有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积极努力,改变、解决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那辉煌的梦想也就只能在梦中出现了。 据笔者的一次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多消费者都认为,喝葡萄酒的“限制”太多了,比如饮用场所、饮用方式、用餐搭配等等,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也就很少能想到要买瓶红酒来喝。我国著名营销策划专家杨兵先生则一语道破天机:我国葡萄酒企业在宣传方面,都是在极力宣扬着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以及所代表的高雅生活方式,面对的只是极少数高端人群,而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并没有积极的引导。而我国的葡萄酒业要出现“井喷”,只将目标局限在高端人群,显然不行,只有打开了大众老百姓的口,引导他们积极消费,这才是“井喷”的真正原动力。目前我国葡萄酒业的迅速增长,绝大多数都是集中在中高档人群中,但由于其规模的限定,在快速增长之后,面临的必将是饱和与平缓。在此我要说,目前的快速增长并不能说是“井喷”,否则,启动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市场后的更高速度增长便不知该如何称呼了。 启动普通老百姓的市场,新天是失败的,但这也并不是说这块市场动不得。走高端并没有错,但放弃低端,尤其是农村市场也就意味着失败。从我国人口居住地所占比例就可以看出,低端、农村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回头看看我国葡萄酒所走过的轨迹,这都发展了多少年了,还为突破100亿大关而欣喜若狂,就即使是张裕、长城、王朝等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来说,一年的销售额也仅仅与普通白酒企业不相上下,更不能与茅台、五粮液等同日而语。为何?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就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无论是什么场合,无论是什么聚会,也不管是什么身份,上到国家领导,下到大众百姓,饭前饭后、有事没事的来两杯(白酒),早已是家常便饭;而葡萄酒则不然,先不说饭前饭后、有事没事的,就即使是有事了,能够想到买几瓶葡萄酒来喝的,恐怕也没有多少。既然已经失去了这么一大块市场,那葡萄酒的“井喷”又从哪里来呢?单靠高端人群的消费又能挖掘出多少银子来呢?只看到眼前蝇头小利而大呼“井喷时代”到来的人们是该醒醒了。 后记 按照常规的理解,生活变革带来的产业裂变现象是引发产业井喷大趋势的根本原因。一旦生活方式改变的时候,便会呈现出某一产业大幅放量的“井喷”状态,啤酒、牛奶和手机都是曾经的先例。 从来没有人会怀疑,喝葡萄酒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文明优雅。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大好,国际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葡萄酒行业能够在2005年实现102.33亿销售收入,虽然来得有些突然,但也是经济环境主导生活消费变化的一种必然。但是,就此断定葡萄酒进入“井喷时代”,还有点为时过早。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102.33亿的销售收入,在酒水行业当中的比重还是微乎其微,葡萄酒消费并未在整体范围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或许,更为准确的表述是,国内葡萄酒行业只是迎来了第一期的小“喷发时代”,它所波及的范围还有很大限制。作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标志之一的葡萄酒消费,如何让人们形成对葡萄酒的持续需求,将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不仅是行业在未来运营的关键,更是促使再次更巨大“井喷时代”的最关键部分。 因而,那些看到眼前一些小的增长而大呼“井喷时代”来临的观点,显然也就站不住脚跟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烟酒茶新视窗》杂志社记者,联系电话:13152123347,电子邮件: wenfei424@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