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走下“神坛”的奢侈品牌

走下“神坛”的奢侈品牌


《市场圈》, 2006-07-24, 作者: 刘峰, 访问人数: 6392


7 上页:第 1 页

  “贬值”的奢侈品

  让奢侈品牌悄然贬值的不仅仅是广告。

  数月前,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的普拉达(PRADA)特卖会乱成了一团。特卖会吸引了无数的时尚男女前来疯抢,以致店家采用放号的方式轮流入场,而且入场者逗留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那些平时高贵的普拉达商品被到处乱丢,有的被踩在地上,弄得乌七八糟。如果几个人同时看中一件衣服,那么大家就开始疯抢。看到这样的场面,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奢侈品牌店。

  宝姿(PORTS)去年在瑞士酒店举行的一次特卖会,让任职于某使馆的张宇薇至今还心有余悸。当从报纸上得知特卖会的消息后,她难得的在周六起了个大早,虽然开车赶到瑞士酒店时还不到8点钟,但门口的长队已经排到了楼下。

  卖场开门后,人们疯了一样地冲进去。瘦小的张宇薇,差点被挤倒在地,费了好大的劲才挤进去。但眼前的情景是她没有想到的,衣服成堆地放着,很多人边拣喜欢的边把不喜欢的扔在地上。

  张挑到一款心仪的长裙,刚准备去交款时,旁边却窜出好几个女顾客,完全不顾斯文地争抢起来,每个人都说是自己先看到的,应该归自己所有。最后吵架不断升级,张只好退出。“哪有一点奢侈的影子,谈什么奢侈,谈什么高贵,都是扯淡!”张失望地评价道。经过这一次后,她再也不想参加类似的名品特卖会了。

  “对于奢侈品来说,一个悖论就是:知道的人越多、买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有问题。”当一个宣称只为某阶层制作的产品被大众认知并购买时,它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

  中国消费者熟知的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就是一个例子。大量的广告、各种各样的宣传、打折降价活动以及产品供应量的激增……它逐渐突破高档市场向大众市场“越位”。于是,这个曾经风靡全世界的品牌再也不能成为奢华的代名词。

  试想,皮尔·卡丹的昨天,很可能就是那些“越位”的奢侈品牌的明天。而古奇(GUCCI)和巴宝莉(Burberry)的凤凰涅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年,古奇的标志在皮带扣、钥匙环等很多地方频繁出现,古奇的授权商店越来越多。很快,这个品牌就到了快关门的地步。巴宝莉曾经的遭遇也大致相同。

  在古奇濒临死亡时,其新任掌门人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过多的特许经销店、收缩产品线,让它再一次脱离大众生活。重塑后的古奇得以起死回生。正如巴宝莉后来的掌门人戏言的,“高贵的牌子从来都不需要那么多人关注、购买。”

  “除非这些品牌停止试探大众市场,否则它们很有可能重蹈古奇的覆辙。”安永发布的《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中这样认为。  

  频频“越位”的背后

  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是较为固定的,并且产品数量很有限。而奢侈品市场向来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略有变化,不像大众型产品受广告、营销、传播等手段和方式的影响那么大。

  法拉利(Ferrari)的一位销售人员表示,“市场进展有点缓慢!”位于北京东方广场的万宝龙(Mont blanc)的店员也说,她们的商店有时一天都卖不掉一支钢笔。

  显然,这对生意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他们需要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消费者、更大的利润和股东回报。对利润的追求和生意人的金钱欲望,是大多数奢侈品不再奢侈的根本原因。正如古奇前副董事长汤姆·福特所认为的,“奢侈品行业一味地追求市场份额,正在侵蚀它传统的高端地位。”

  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计划在中国原有的12家商店的基础上再开3家。古奇也将新增3家。其他奢侈品牌也都有即将开店或正在开店的打算。

  一直被认为是奢华品牌的宝姿,在中国已经有200多家门店,而且门店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一个拥有如此规模的品牌还能被称为奢侈品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宝姿。在中国,宝姿正面临着从奢华品牌中“再降级”的危险。

  不断扩大的规模和越来越充足的产品供给在遭到人们诟病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奢侈品牌的规模多大才算大?产品供给多少才算合理?万宝龙的钢笔是每款生产一支还是100支或者1000支?阿玛尼(ARMANI)的一款西装只做一套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私营企业与上市公司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宝姿作为上市公司,它必须提高业绩来取悦股东,因此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没有遭到“自我贬值”指责的品牌香奈尔(Chanel),完全是一家私营的企业。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奢侈品牌冒着“贬值”的危险,去扩大市场份额,去抢占中高端甚至低端市场了。

  然而,就当一些奢侈品牌在往大众“越位”的同时,另一些不为人熟知的中端品牌也在向奢侈品牌“越位”。

  意大利的高级成衣品牌麦克丝·玛娜(Maxmara),它既不是设计师品牌,也不是奢侈品牌,甚至在巴黎,它的顾客大部分是中年妇女,或者是穿衣保守人士。但是,调整了风格进军中国市场后,麦克丝·玛娜一流的店面、一流的Model,选择一流的杂志做广告,这让它的品牌形象提升非常大。其市场推广经理张国红说,“我们没有刻意拔高产品形象,只是消费者混淆了概念。”而在很多中国人眼里,这个品牌已是与香奈尔、克里斯蒂·迪奥齐名的奢侈品牌。

  对正在或即将走下“神坛”的奢侈品牌极度失望的时尚教父—汤姆·福特,他决定推出自己的“超级奢侈品牌”。这一品牌将是限量、限人群的。这个让奢侈品回归“神坛”的努力能否成功,还需拭目以待。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1篇)
*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牌? (2009-07-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剑)
*创建奢侈品牌的N个密码 (2006-08-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清山)
*奢侈品为何如此奢侈--透视国外奢侈品营销攻略 (2006-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焱、屠春晓)
*奢侈品市场,一座未开发的金矿 (2006-07-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娄向鹏)
*奢华表层下的实质--浅谈奢侈品五大产品特点 (2006-06-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雄)
*新富人群与奢侈品 (2006-01-20, 《首席市场官》,作者:廖佳)
*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 (2005-10-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雷)
*新奢侈品的植入式营销 (2005-09-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文京)
*奢侈品需要奢侈的氛围 (2004-11-26, 经济观察报,作者:陆琼琼)
*寻找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2004-10-25, 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克)
*奢侈品牌拥堵中国路 (2004-05-20, 《环球企业家》,作者:毕雄)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