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个案解析 > 比亚迪仍在襁褓中

比亚迪仍在襁褓中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9-04, 作者: 戴志军, 访问人数: 4261


7 上页:第 2 页

 

  “走出去”遭遇变数

  别看比亚迪汽车是一个“三岁的婴儿”,其“走出去”的步伐尽管“蹒跚”,却一点也不比别人慢。

  “我们早就开启了海外之旅。”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一名工作人员说,“2005年11月3日,我们公司的150辆福莱尔轿车运往莫斯科,进军俄罗斯车市。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向俄罗斯整批出口整车。”

  俄罗斯汽车工业原先领先于中国,但这些年来其汽车业发展逐步落后了。目前中国汽车在该国市场上性价比占有优势,特别是在小排量的微型轿车及SUV领域。福莱尔这款被中国车主们看作“丑小鸭”的汽车,却因其大空间、低油耗、造型时尚及性价比高等特点,大受俄方进口商及俄国消费者的青睐。其第一批出口的福莱尔车辆已经在当地市场销售一空,市场反映十分热烈。之后,俄方进口商与比亚迪签订了年出口3000辆的合同。笔者还了解到,俄方看好比亚迪汽车的研发、技术实力及发展后劲,力邀其到俄合资建厂;但比亚迪汽车认为目前到俄罗斯建厂的时机还未成熟,暂不列入计划,两年内以整车出口为主;首先进行地区市场的培养及售后体系的完善。

  早在去年上半年,比亚迪高层就开始频繁出访马来西亚,最终于当年9月Star Autoworld Sdn.Bhd 公司签署协议,约定于2006年在大马新山实现组装量产,产品20%在马来西亚国内销售,80%将出口东南亚其他国家。

  据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销售部相关负责人透露:“首批出口到马来西亚的比亚迪车型将是0.8L和1.1L排量的福莱尔轿车和1.6L排量的F3轿车。按照签约计划,比亚迪汽车每年向马来西亚出口福莱尔和比亚迪F3整车将超过3000辆,最可能的情况是仍采用在西安工厂生产后整车出口形式,不过比亚迪公司今后也将考虑直接在马来西亚建厂。”

  当雄心勃勃的比亚迪在海外开疆拓土之时,国际国内政策、市场悄然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为比亚迪的海外之旅平添了不少变数。

  2005年9月14日,德国ADAC汽车俱乐部对刚刚进入欧洲销售两个月的陆风汽车进行了一次秘密测试。结果宣布陆风不符合欧洲汽车现在极高的安全标准。

  ADAC是一家有着20年历史的德国老牌汽车俱乐部,是目前德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汽车机构,是欧洲权威的汽车安全组织NCAP的合作伙伴。因此,其测试结果直接影响到了舆论对于陆风汽车的评价。德国媒体甚至称陆风为“一个徒有其表的铁皮罐头”、“20年来测试结果最差的车”。

  有分析师指出,也许陆风汽车并没有ADAC所指出的那样糟糕。近几年来,大量中国汽车涌入欧洲市场,在价格竞争无法企及中国厂商的情况下,打“安全”牌成为欧洲车厂选择之一。ADAC调查结果正是以此抓住欧洲消费者心理,用安全大棒打击中国汽车出口。客观上,即使ADAC的碰撞测试不是为了故意打压中国汽车在欧洲的发展,但事实上该报告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

  无独有偶,2005年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的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散件组装)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并计划2006年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 

  就在2005年底打算正式开工之际,马来西亚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打乱了吉利的计划。根据马来西亚政府最新的政策要求,新进入的汽车品牌,在当地生产组装汽车并不能在马来西亚当地销售,而必须100%出口。 

  此举显然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媒体报道称,此前,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表示,来自中国等地的廉价汽车轻易地抢占了本土汽车制造商Proton原有的市场份额,让其蒙受了重大损失。为此,马哈蒂尔曾促请政府限制中国汽车的进口,希望以此保证马来西亚本土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

  国际上对中国汽车“围追堵截”的风波未平,国内由一部分车企倡导的“出口新政”又“山雨欲来”。

  据海关统计,2006年一季度我国轿车和越野车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要远远高于金额增幅,一季度我国轿车出口16813辆,出口金额达到11676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458%,但金额增幅只有302%。越野车出口565辆,金额571万美元,数量增长334%,金额增长只有120%。业界认为,这反映了我国轿车和越野车的出口平均单价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 

  “很多企业只是一锤子买卖,”长城汽车宣传部部长商玉贵表示,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只要有生意,他们往往会通过压低价格、甚至放弃自己的品牌,贴牌的方式进行销售,通过压低价格强抢订单的事也屡见不鲜。 

  而这样的产品销往国外,基本没有售后服务可言,低价恶性竞争一方面在损害其它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利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影响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美誉度。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国外涉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反倾销案例已有8起之多。如加拿大和美国展开对中国汽车挡风玻璃的反倾销调查等。

  基于这样的现实,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等为代表的车企,积极向商务部建言,希望商务部能在贸易环境、准入条件两方面给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意见,避免国内企业过度竞争。

  5月,商务部颁布《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草案》通过对被调查产品出口竞争秩序的影响、同类产品对某一市场出口的价格下降情况、国内其他企业出口利润下降或受影响情况等因素的调查,判断审查的企业是否具备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一旦确立,企业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6月底,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则在公开场合透露,2007年1月1日,我国还将出台一个管理办法,提高汽车企业出口准入门槛,规范出口秩序。该政策实施后,行业内约有20%-30%的汽车企业将不能拿到国家授权的出口资质,尤其是那些出口量非常小的企业。

  对于至今尚处于襁褓中的比亚迪,这真的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dzj19750618@vip.sin.com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7篇)
*为比亚迪“实话实说”鼓掌 (2010-09-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泳华)
*汽车悍将比亚迪家电朝圣之旅凶吉难料 (2010-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庞亚辉)
*进军家电未造先热 比亚迪多元化再遇争议 (2010-07-19,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真的要把比亚迪干掉吗? (2009-09-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福来顾问、娄向鹏、张正)
*巴菲特增持比亚迪的蝴蝶效应有多大 (2008-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泳华)
*比亚迪受困低成本营销 (2007-10-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晓辉)
*比亚迪怎么办? (2004-10-27, 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志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