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末代业务员的末代“被迫” 7 上页:第 1 页 被迫四:营销模式 大多数企业的营销组织模式是对业务员划一个片区,然后由业务员负责这个片区的全部业务。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注重根据地市场建设、热点市场建设、热区市场建设、战略性区域市场建设,不得不探索新的营销模式。但是,这些新的营销模式往往要求企业必须用一个团队去做市场,而不只是靠几个业务员做市场。 当企业的营销模式发生变化的时候,业务员也必须随之而变,让自己成为新模式操作团队中的一个专项人员。 被迫五:信息技术 10年前,只有精英业务员才能有“大哥大”,那是凤毛麟角;10年后,没踏入营销门槛的人都拥有了手机。8年前,一个企业能有几台电脑,那叫先进;8年后,企业在大谈ERP系统,每个部门几乎人手一台电脑,没有电脑就不知道怎么办公。5年前,只有精英业务经理才能有笔记本电脑;5年后,自费购买笔记本电脑的人在营销队伍中处处可见。 上述现象表明,10年来,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快速地运用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去管理不同岗位提供了技术支持。有了信息技术,比如手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企业可以掌控到每个营销岗位上每个人每一天的每项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企业掌控每个环节的需求能够变为现实,更加迫使了业务员职能的分解。 被迫六:绩效管理 在行业不集中、企业高毛利时代,企业对业务员的考核指标就是销售量。随着各行各业低毛利时代的到来,业务人员要考虑如何在做出销量业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出利润贡献,企业开始了绩效管理方式的变革。 企业的绩效管理变革,主要是以大区或分公司为利润中心,同时下达利润指标和销量增长指标,追求区域化盈利性增长。绩效管理变革,不仅要求对各岗位的工作结果进行管理,而且要求对各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要求每一个岗位工作价值的最大化,要求各岗位之间的专业化和流水线作业。于是,绩效管理逼迫业务员在大区经营团队中寻找新的占位,进行个体在团体中的重新定位。 被迫七:费用控制 渠道下沉以前,一个业务员可以管几个地区,甚至一个省;渠道下沉、市场精耕以后,一个业务员管一到三个县。一个业务员的工资、奖金、交通费、每天的伙食补助、住宿补助等费用下来,够养5个左右的驻地销售人员。 企业毛利率的降低,逼迫企业采取有效的费用控制方式,于是大量的驻地销售人员(铺货员、理货员、促销员)得以出现,并得到了企业的培养和训练。对市场的具体操作职能,驻地销售人员渐渐取代了业务员;对驻地销售人员的管理职能,区域经理渐渐取代了业务员。在费用控制的大棒下,业务员被迫走向了“末代”。 被迫八:企业成熟 9年前,白象集团是一个年销售额1亿元的方便面企业,笔者当时在白象集团任皖北区的业务员,一个人负责宿州、淮北、蚌埠、亳州、阜阳、淮南、滁州等7个地区。9年后,白象集团已发展为一个年销售额过30亿元的成熟型企业,也形成了一个拥有3000多名营销人员的庞大营销系统。 企业的成熟,使得营销系统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支持平台。在这个支持平台上,复杂的工作得到日益的简化和衔接,每个岗位上的营销人员正在成为流水线上的其中一道工序。 企业的成熟,不需要业务员再去跑马圈地,而是需要不同岗位的营销人员在各自“地盘”上点“市”成金。 郭旭,“净销量”理论创始人,《销售与市场》培训专家团十大专家。首创“净销量”理论体系,受到营销界高度评价。曾任白象集团营销总监、福建亲亲市场总监等。电子邮件: jingxiaoshangwang@12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