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给中国移动SI的六点建议

给中国移动SI的六点建议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12-13, 作者: 黄朝斌, 访问人数: 5919


7 上页:第 1 页

  四、 移动借力

  “借力”在我们国家可以说自古就是一种高明的策略,这里的移动借力主要指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品牌借力”、“市场借力”和“销售借力”。对中小SI特别是在开创阶段更应该注重借力移动,以扬长避短,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启动市场。

  “品牌借力”主要是利用中国移动强大的品牌力量和广泛的知名度,来快速得取得用户的信任。对于IBM、华为、金蝶、高维信诚、世导等知名企业,或许不需要借助移动的品牌,但对于中小型SI企业应该是不二的选择,连连科技的“空中充值”业务在广东的操作,则大多是直接使用中国移动的品牌,一般用户甚至很难感觉到连连科技的存在。

  “市场借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参加由中国移动主办的“动力100”有关的研讨会、展览会等市场活动,SI的产品放在移动的宣传品或有关广告中打包宣传,以及利用“动力100”体验店所进行的体验营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中国移动主办的“动力100”有关的研讨会,参会对象可能几乎都是SI的潜在客户或合作对象,而且与会的人员很多都是公司的中层及以上领导,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推广方式,值得SI们重视。

  “销售借力”体现在两个方向:其一是利用中国移动的部门诸如“移动室”、“集团室”来取得潜在用户的资料,并与这些部门一起来做销售工作;另外就是直接利用中国移动“移动室”或“集团室”正在进行的项目,想办法把SI的产品作为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销售给现有的客户。  

  五、 营销渠道

  对移动SI来说,在上面“销售借力”里有提到“中国移动这个营销渠道”,相信大家对这个营销渠道的作用和重要性应该不会有什么疑虑。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完全依赖这个渠道,我想那是很危险的。所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之前多少SP的市场推广都依赖于运营商的群发,结果倒得最快的也是这样的SP。

  既然不能靠单一的营销渠道,那么还可以建立那些营销渠道呢?在这里,我提议另外两个营销渠道大家不妨考虑下。其一是跟设备供应商,比如MOTO、多普达等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时,SI把自己的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功能一起打包提供给客户。另外就是参考大多数软件企业的销售方法,自建营销渠道,通过直销以及分销(代理、招商等)的方法来实现产品的销售。

  值得强调的是,笔者认为对中小型SI来说,在产品的导入期可以主要借重中国移动的营销渠道,而在产品的成长期则应该发展自己的营销渠道,以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  

  六、 价格空间

  在传统行业有一个推广空间的概念,大意就是如果产品的价格越高那么留给推广的空间就越大,反之留给推广的空间就越小。

  把这个概念拿到SI行业,笔者认为同样适用,并且还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SI产品价格越高,留给推广的空间越大,可以采取的推广渠道越多,反之则还可能走向极端,没有合适的推广渠道可用。

  另外SI的产品主要面向企业集团用户市场而开发,其用户数量必然不及SP这种大众性业务的数量,理论上说如果要达到盈亏平衡点也需要有相对高的价格;特别是企业用户尤其是政府部门对价格敏感性比普通用户要低得多,综合以上因素,SI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的产品一个好的价格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笔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给中国移动的SI提出了六点建议,坦率的说这些建议既非灵丹妙药,也非什么济世宝典,很多的方式方法或许都能从已有的行业中找到现实的影子。之所以写出来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和发掘,能给“年轻”的SI们些许参考的文字,同时也让自己在这种总结和发掘中不断成熟。  

  黄朝斌:先后在国内IT企业,任市场策划经理/市场部经理,南京理工大学学士,曾经在《南方都市报》、《大众投资指南》、《青春潮》、《扬子江诗刊》等报刊发表过文章数万字,近2年有10多篇营销管理类文章在《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网刊登,资深营销策划人,于通信,软件,互联网等IT行业有相当的研究,尤其善于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共性营销创始人。 QQ:32044995  MSN:hcb97@16.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从中国移动的服务案例浅谈服务力 (2009-02-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羿锋)
*中国移动:渠道繁荣背后的隐忧 (2007-06-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的方向是远离竞争 (2007-01-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朝斌)
*中国移动:发力手机终端瞄准未来 (2006-09-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彭旭知)
*中国移动出拳的背后 (2003-0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储珠献)
*对中国移动客户服务工作的战略思考 (2001-11-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正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2 0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