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MSN还能“黏”住用户吗?

MSN还能“黏”住用户吗?


《成功营销》, 2007-03-15, 作者: 桂楠, 访问人数: 2878


7 上页:第 1 页

  格鲁夫在深刻反思这次危机之后,总结出了著名的“10倍速变化(10X Change)”,意为短期内势力增至原来的10倍,失败与成功都以10倍速的变化发生。在“10倍速变化”理论中,格鲁夫认为对于一个规模性的企业来说(尤其是超过了曾经威胁自己生存的企业后)对企业最为致命的一点将是“替代方式”(Substitution)——自身产品或服务项目采用其他方式投产或发送的可行性。格鲁夫总结到,除了波特的“五力模型”外,互补型企业也很重要——他认为每个公司的产品都必须和其他公司的产品互相组合,才能发挥重要作用。公司现有的竞争对手、公司的供应商、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产品和服务的替代者以及互补性企业这六点构成了10倍速的因素。互补型企业他们通常会和公司共命运,同时也决定了产品替代。

  当企业中的某一部分发生了重大变化,超过了企业的承受能力时,竞争因素就出现了,超竞争因素也就出现了。这六个因素中的一个发生变化就产生了“10倍速变化(10X Change)”。

  我们正处于这样的一个10倍速的时代。在变化和危机面前,没有人会事先为你敲响警钟,提醒你已经站在变化和危机的边缘,这样的变化将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10倍速的变化将直接导致消费者(或者用户)产生“消费漂移”。企业对这个一样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处理,也将决定他们的未来。

  在MSN不能登陆后,尘封多年的QQ号被重新启用,断了联系的朋友看着陌生的QQ头像因骤然重逢而兴奋莫名;很多公司开始提倡员工使用Skype,公司电话费也节省了不少;更有不少人号召大家使用Google talk,放弃MSN……。腾讯公司已经忙不迭地放言用户数暴涨;连发布不过一年的聊天软件lava也兴奋地奔走相告,称活跃用户数一下子增加了将近一半。

  虽然,目前MSN已经能够正常登陆了,但是用户发现其服务器还是不稳定,影响了正常沟通。大家使用QQ、Skype等软件越来越多了,MSN由于这么一场突发的危机变得被“冷落”了。

  替代品就在面前,用户的忠诚度在变化和危机面前变得非常脆弱,互联网用户的“黏性”在体验时代变得如此脆弱。在地球村的今天,在信息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对于“替代方案”的选择也是如此之快。用户毕竟是健忘的,也是“喜新厌旧”的,他们会很快爱上新的事物。

  企业如何来应对外界突发的变化和突发的危机?如何采取措施来减小这种危机对用户“黏性”的破坏和减少消费者的“漂移”呢?企业如何来应对外界的变化?如何在危机爆发后,减少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减少用户去使用其他的聊天软件呢?这是微软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最有价值的改善机会,这个改善的机会使企业更好地衔接、贯通整个企业为顾客服务的各项活动。但是,如果不能把握这个机会,机会就会演变成危机。我们看到,在MSN正常使用出现问题后,微软鲜有作为,既没有对关心消费者的措施出来,也没有说明具体出了什么情况,似乎自己与这件事毫无关系。这种漠视的态度,导致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用户的“漂移”自然产生了。

  我们认为,除了尽快使MSN能够正常使用外,MSN应该在用户的心理上下功夫。在这样的不可抗力的事故出现后,用户需要知道关于MSN的更多的信息,比如什么时候可以使用、哪些地方暂时不能使用等等,他们需要微软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缺少了这种关心,联系企业和用户之间的重要纽带——信任就会断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用户需要的是一种保证、一种关心、一种责任、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微软和MSN就缺少了这种对用户的关心和安慰。

  Google这几年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股票价格也不断飙升,除了Google公司的创新以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Google抓住了用户“漂移”的趋势,不断地针对互联网用户的“黏性”推出了适合用户喜爱的产品和服务,不少用户纷纷从微软等等公司转移到了Google。未来Google将要开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对于一直垄断操作系统的微软来说,无疑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种打击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转移。

  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MSN长时间不能登陆,登陆后通讯质量迟迟不能恢复,聊天体验效果不如以前,其它通讯软件则异军突起,那么很多用户MSN上的签名档或许不再是“MSN,我终于上来了”,而是“别了,MSN!”。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MSN 贵族为何衰败? (2013-03-19, 《执行官》杂志,作者:穆兆曦)
*MSN营销的成功之路 (2006-10-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齐渊博、黄明明)
*MSN型社会的崛起 (2006-04-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俞雷)
*MSN的中国面孔 (2005-11-03, 《首席市场官》,作者:王欣)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