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十年攻打济南府,青啤战略被误读? 7 上页:第 1 页 媒体误读了青啤战略? 众所周知,山东是我国啤酒生产第一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山东啤酒年总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0%以上,达300多万吨。山东啤酒市场品牌林立,一直成为我国北方啤酒强势品牌的必争之地。目前,燕京、华润、金星等都已经介入,市场进入新的整合时期。在他们对山东进行切割的同时,山东当地的小啤酒厂也在增加,从2004年到目前仅山东省5万吨以下的小啤酒厂又冒出十几家。 作为鲁啤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济啤的重大变化当然会受到多方面关注,外界认为,近十年来鲁啤实际上还是没有解决好“窝里斗”现象,“相煎何太急”的后果不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为竞敌创造了机会,引狼入室,外来品牌纷纷登陆山东,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青啤营销公司济南公司负责人认为:作为战略营销,青啤占领济南是早晚的事,目前青啤的产能已接近400万吨,不仅是鲁啤的绝对老大,在全国也是老大,但是相对世界啤酒巨头,我国的啤酒产业和品牌还处在弱势,青啤是在作全国甚至全球布局,不是所谓“山东情结”,更不是什么“窝里斗”。 目前,青啤以青岛、华南、西安为啤酒基地,东北成为独立子公司,成立了华东、华南、东南、西南、淮海、青岛六大营销公司,青岛作为大本营基地最为稳固,但太小。所以鉴于济南市场已经成熟,在济建厂也意味着“大山东”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啤酒业内盛传着这样一句话“得济南者得山东,得山东者得天下”,在济南建厂是青啤集团“大山东”战略的一部分,青啤要把济南做为山东的新基地。 青啤始终认为:前两年那场引起轰动的“青啤济南买店,封杀趵突泉啤酒”事件是被媒体放大了,媒体不懂市场乱说一气,品牌+战略+资本+品质+战术才是青啤必胜的原因。 目前,青啤在济南已不再实施专卖营销,协议到期的专卖店也不再续签,青岛啤酒、崂山啤酒已在济南站住脚跟,下一部要做的是品牌的推广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拉近与济南老百姓的心灵距离,使青啤真正融入济南人的生活。 按照青啤的说法是:很长时间媒体严重误读了自己的战略和意图,无论是引起关注的所谓“买店营销”,还是现在的济南建厂,青啤都不是针对哪个品牌,青啤只是按照“1+3品牌战略”整合市场,做世界性企业——即一个世界品牌“青岛啤酒”,三个全国品牌“崂山、山水、汉斯”。 事实上,通过青啤近十年的并购发展历史看,目前青啤已进入品牌整合期,“买厂并购“将不是他今后的主要战略,青啤将在全国掀起一股“品牌整合运动”,各地的工厂将来很可能只是“四大品牌”的灌装点和加油站。目前,青啤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济南制高点,并在山东狂推崂山、随后又刮起一股“山水旋风。迹象表明,面对 “买断式扩张”的品牌混杂,和山东啤酒行业环境的混杂,青啤失落的“统一鲁啤梦”将由“并购工厂”转移到“整合品牌”和“自建工厂”上,“品牌战略”、“落地营销”是近年来青啤喊得较响的,并进行一系列的了组织调整和再建。今后,山东大本营可能会成为青啤“1+3战略”的重点市场或实验场。 原载:《华夏酒报》 孙延元。中国财经评论人,中国资深酒业观察、研究人士,咨询管理公司品牌总监。见解以其深度、高度、理性、思辩、实战色彩备受行业关注。中国酿酒界首次提出“人文环境论”理论体系,打破酿酒界多年形成的“地理环境论”神话。目前从事“品牌价值观”的理论体系研究。擅长食品行业营销策划,品牌诊断。成功策划操作多起企业营销活动、产品上市推广方案。现担任多家食品企业品牌顾问,《经济导报》、《经济观察网》、《华夏酒报》、《糖烟酒周刊》等财经媒体及酒业媒体专栏作家和特约记者、评论员。邮箱:lunancaijing@16.com,电话:0632--3358932,13963276152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