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极生悲”--解析国内某无糖系乳饮料上市覆灭“惨案” 7 上页:第 1 页 ■ 案例引申: 有过营销咨询与销售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不是因为专业才正确,而是因为正确才专业。因此,诸多看似数据精练、分析透彻、建模科学的“专业”报告往往将市场真相掩埋在深海之下,当局着冲着报告看到的是海面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大好前景,而海底下惊涛骇浪、弱肉强食的真相则只有当局者在市场上碰得头破血流而覆水难收时,才会痛斥“专业”报告的撰写“专家”们,上面的案例就是典型。 1、市场上表现优良的几乎所有快速消费品,在制导上市推广主题时有两个分解层次,第一个分解层次是质量(或制作工艺)层,第二分解层次才是感官层(感性诉求提炼)层,如娃哈哈“营养快线”,是因为含有“”多()才使营养见效“快”(),质量成分是基础,“快”才是核心;另“农夫山泉”矿泉水,是因为来自“大自然不含任何污染成分”()才会甜()。而上例中,“无糖”本来是乳饮料推广主题的第一个分解层次,但失败的是,策划者并没有将此层次推进到理想的第二层次,致使诸多广告费用如泥牛入海; 2、新品价值实现者并非直接购买者。首先不说“无糖”概念的市场吸引力如何,“无糖”系乳饮料真正的消费者为45—70周岁的中老年人(身体偏胖、糖尿病者居多),而购买者则多集中在18—35周岁的女性(家庭主妇),因此瓶型及瓶贴设计应当倾向于具有亲和力、简洁实惠、视觉冲击力强的类型,而上例中,瓶型及瓶贴设计误入卡通时尚、过分求新求酷一族; 3、我的观点是,如果不是药物营销,快速消费品最好用“添加某某”尽量少用“不加某某”为新品概念,“添加DHA、A&A”、“添加RHA”、“添加18种营养素”、“富含多少氨基酸”“咖啡加可乐”、“特别添加活性乳酸菌”等等都成就了不少名牌上市新品,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以“不加某某”、“非某某”为推广主题成功上市的案例,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消费者更易于接受“添加某某“的推广诉求,所以,推广“无糖”系乳饮料并不明智,这是其一;在当时,业内并没有推出无糖系产品的先例,而所谓“无糖”并非真正“无糖”(因为乳糖存在),只是没有人为添加蔗糖之类物而已,这种“擦边”的概念早在前些年尚可炒作风行,随着市场管理的逐渐规范,忽悠“概念”的推广行为愈趋捉襟见肘,据说,上例中的无糖新品的推广过程中,在北京市场就因为广告不当被工商部门以“涉嫌混淆概念欺骗消费者”为由开出罚单,另外,依据对该上市场新品进行导向分析,无糖系新品只是冲量型(补充型),因此更不值得冒这样的市场风险,这是其二。 4、市场表现趋同就意味着消费者接受性趋同么?之所以选择京、津、冀作为操作市场,当时市场部解释是,首先是区域辐射联接性强,物流配送便捷,其次是三个市场原主导产品销售结构比趋近,再次是企业在三个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接近均衡。问题是,这些区域的市场表现趋同完全不意味着三个市场对新品的认知、理解、接受性会趋同,因为结果显示,天津市场新品销售预期目标达成率达77.5%,北京市场达成率为72.8%,而河北市场达成率仅为23.1%,结果显示,京、津两直辖市对新品接受度与市场表现趋同,而河北市场两者的表现则大相径庭! 5、提货量等同于销量么?什么是渠道逆流?为什么新品上市的第一个25天提货量突破了970万,而后持续下滑直致基本不动销?新品上市伊始,由于强力的广告吸引及积极的铺市刺激,经销商能相对顺利地将新品库存推向各级通路,通路商及终端商也较易接受“新人”,而销售循环一久,新品在各业态终端并不能快速流转,渠道囤货导致了最终的渠道反弹,形成囤销甚至退货,即形成所谓的渠道逆流。一段时间内,提货量= 经销商库存量+渠道在途量+渠道囤量+终端库存量+消费者接受量,而严格意义上的销量只指消费者接受量,因此,测评上市新品的真正销量需以各终端网络指定时间段内消费者接受量(销售额)为基本依据,否则极易陷入上例中的“提货量”陷井。 ■ 误读根源 处理问题不如防止问题发生,缓解“误读”市场的阵痛不如探究“误读”市场的根源。笔者认为,“误读”的原因如下:一、调研组织不合理。真正有行销意义的市场调研应当完全以销售执行为导向,而不是诸多咨询公司标榜专业的所谓“营销导向型”,如何安排销售导向型的调研组织?首先,调研成员必须有至少6个月一线市场销售经验,通晓销售流程,其次,调研组织工作不是临时凑请,而是常态,自始至终跟踪动态信息,汇总为有用数据,抽样解读市场原因,不少企业的新品调研是公司某高层感觉需要上市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产品,调研人员到市场上的目的就是为上级领导找到支持其结论的数据(没有的话就拼凑),这明显将流程倒置,再者,调研组织必须严密警觉,在不违背法律与道德的前提下,只要能捕捉到真实的需求信息,要不惜一切办法,另外,市场调研分析结果是公司的高度机密,绝不允许外泄。二、认知立场错位。还没深入市场一线就预设立场,这是大部分市场调研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也是“误读”市场的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人都有思维定势,而思维定势源于经验积累与生理特性。市场调研在数据形成之前要求所有调研成员还原为没有任何思维定势的“裸人”,而数据形成之后则要求成员转型为有强烈思维定势的“能手”。三、迷信“大师”。笔者曾经就职的一家企业,为本企业产品进行渠道整改,后来事实证明,我通过4个多月走访调研提出的整改计划是正确的,而当时企业重金聘请某咨询公司知名高级顾问参谋,该“大师”一句话否决我的方案,大谈国际流行趋势,提供了号称当时国内最具“吸合力”渠道整改模式,试水不到2个月便胎死腹中。学者是将最简单的市场问题复杂化,而专家是将最复杂的市场问题简单化,诸多咨询公司“大师”多是学者,而非专家,真正的专家是完全具有判断力下的前瞻性并辅导其为切实的执行力之人。不少企业因为错请大师迷信专家而误解市场,导致错失商机一蹶不振,这里不再赘述。四、间接“误读”——市场执行无法与调研对接。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与建议没有错,而是市场执行偏离了调研结论,导致当局对整体营销表现不满,将调研结论处以“极刑”,这即所谓“间接误读”。 ■ 规避策略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误读”市场呢?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组织与机制上保证调研行动的持续性、保密性、客观独立性,否则一切调研都是为证明某领导的“高瞻远瞩”是正确的,故市场调研负责人需要超强的组织魄力与“特务”精神;第二,随时以“变化”、“动态”的眼光看待市场调研结论,也就是说,随时准备依据无穷变化的市场对调研数据与结论进行更新与升级,市场调研工作永远没有“阶段性胜利”这句话,永远就是无尽的跟踪与反馈;第三,切实加强一线销售的执行力,杜绝“间接误读”现象;第四,参考多方意见。说到底,市场是永远是不可尽知的,因为市场天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因此,任何一份市场调研报告都有其必然的滞后性缺陷,百分之百采纳调研结论就是极其愚蠢的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还真有不少企业就是依靠老板亲自跑一线的经验来提出新品推广思路,进而大获成功的,是否就能说调研就不重要了,显然不是,这说明确实有部分高人对市场洞察力超人一筹,但如果这种超人的洞察力再有效利用科学的市场调研结论为之服务,其市场功效可能远胜从前了。 原载:《销售与市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230182685,电子邮件: zhoudao1226@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