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中产阶层消费者心理特点与营销观念更新

中产阶层消费者心理特点与营销观念更新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5-15, 作者: 丁家永, 访问人数: 3271


7 上页:第 1 页

  对中产阶层群体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这一群体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消费观念而不仅仅是这些人拥有较多的钱,具体表现为:关注自我发展观念、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自我张扬与表现观念、工作与娱乐相结合的观念、独立生活与合作消费的观念。这些消费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如中产阶层群体越来越多地接受在家办公和弹性工作制的理念,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自我支配时间,又如中产阶层的消费者(主要是未婚者或单身者)主张既要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又希望与朋友和家人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又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为现在很少楼盘能考虑到满足这一消费群体的需要。再如各类教育项目的开发也一样,长期忽视这一群体的需要。由于这一群体的教育需要不是针对文凭,更多地是发展性自我充电,难怪至今很少有成功的教育项目能适合于这一群体需要,等等。

  如果说工业化社会的生活水准是由物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那么后工业社会的人们更加关心生活的质量,关心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获得的满足程度。对此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早在30年前就对人类的这一需求变化趋势及相应的经济转型做出了预测。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能接受特别是能最快接受这一全新消费观念的可能就是中产阶层消费者。

  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自我概念包括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三种基本类型。三者常处于互动之中,不断调节自我观念与自我表现,这一点对中产阶层消费者表现的尤为明显。有调查与研究表明(2004),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者从自我象征性意义角度来知觉或选择购买自己已有的产品或想要得到的产品。如果产品的形象符合于他们的自我概念,那么就积极地评价或偏好此产品。同时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产品的象征性意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有研究表明:消费者自我观念与产品或服务形象之间一致性较强关系的有汽车、保健或健身服务、卫生产品、装饰品、服装、食品、香烟、家具、杂志等产品的消费行为,近来的研究还发现消费者自我概念与手机、MP3、发型等的选择与偏爱更有一致性。上述这些特点在中产阶层消费者身上表现的十分突出。

  为什么说中产阶层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呢?从自我概念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角度分析就不难理解与认识了。有调查表明(2006),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知识女性属于自我概念明显影响消费行为的群体。比如她们是户外运动、自我形象设计与自我发展等营销项目的主要消费者。而且这一群体学历越高,收入越多,花钱越冲,追求时尚真是没商量。这一特点虽是从若干大城市中上万个调查数据里归纳出来的,对经营者来说,从自我概念发展的角度开发满足与实现她们的需求与欲望的项目才会有商机,更会有钱赚。如近年来兴起的健身热、瘦身热、美容热以及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等项目,正说明了中产阶层女性群体对这些方面的需求与渴望。调查还表明,年轻的知识女性在选择商品时,一般来说影响她们消费的因素依次是品牌、自我形象(体验)、质量、价格,而其它阶层的女性正好相反。所以未来女性市场的营销策略关键是深入了解她们的内心欲望,开发满足她们需求的项目,才能财源滚滚。

  星巴克咖啡店是一个靠打造新型生活方式而大赚其利的成功营销典型例子,各地的中产阶层消费者是它的主要顾客,有调查表明:不少中产阶层消费者一般每个月都要光顾10次以上。而当你问及他们为什么要去星巴克,特别是星巴克的咖啡与其他咖啡店出售的咖啡有什么不同?他们回答是星巴克咖啡店内弥漫的高雅、亲切、欢快、舒适氛围的生活方式远远超过其产品本身。在星巴克咖啡店里的一切是那么和谐而有序,使每一位光顾者沉浸在舒心、自在的享受的生活方式中。尽管星巴克咖啡的价格比别的店里咖啡的价格贵出不止一倍,人们还是乐于到此。这正是中产阶层消费者对这种体验营销模式十分偏爱缘故,中产阶层消费者需要一种不同凡响的生活方式体验。可见经营者对消费者生活方式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最好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因为生活方式是个体自我概念影响消费行为的最好表征。

  今天经营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地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特点,形成正确的营销观念。这一观念用最简明的语言描述就是:如何确保企业或商家所做的要与消费者所思所想、所要做的是一致的,才能创造未来市场的奇迹!

  中产阶层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经营者一定要学会超越原有的思维模式,特别是思维定势。有不少营销人在以往营销中确实有过成就、有过辉煌,但不能据此有成就感,这只能害了自己。

  要记住:时代在变,消费者在变,消费观念在变,营销方式更需要变。否则基业长青一定是句空话。你说不是吗!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06年中国企业公众形象评选委员会评委,研究方向: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电子邮件: djiayong@jlonlin.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0篇)
*从消费者心理解读 Facebook的成功秘密 (2012-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丁家永)
*终端销售制胜之一——根据消费者心理特点进行销售 (2010-10-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师顺宽)
*参考效应,消费者心里的计算器 (2009-08-04, 《销售与市场》2009年第八期,作者:陈峻松)
*不要去揣摩消费者的心理 (2009-06-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江卫)
*新消费专题:我主张,我消费——消费者颠覆商业世界 (2008-04-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繁任)
*到底是谁说服了消费者? (2007-12-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江布克)
*大学生品牌消费观念的最新调查与分析 (2007-11-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丁家永)
*消费税创造奢侈品的马太效应 (2006-08-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杨清山)
*中国市场营销七大迷思 (2005-09-29, 《新营销》,作者:董华)
*奋达:凭什么“咬”住“蓝领”阶层 (2004-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韬)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7 05:20:59